十四座城收回了,且不伤城中百姓性命。”袁大人抬头看了看皇上,见皇上没有不喜,大着胆子道。 他知道,皇上并不想让北王立功,如若不是没有选择,皇上也不会派北王去前线,现在…… 北王确实立了大功,可也背了大过。如若现在战争中止,北王永远洗涮不掉,害死青城近十万百姓的罪名。 诚如那位老大人说的,北王将会是千古罪人,永远无法翻身。 “和谈?”一群武将都懵逼了,他们士气正高,打得对方落花流水的时候,朝廷要和谈? 他们听错了吧? “对,和谈。北林三国早有和谈之意,我们此时与对方和谈,便能和平解决此事。且,众位想必明白,国库已拿不出银子,民间也筹不出粮,战事拖久了,对我们极不利。”袁大人忧心忡忡,一副为国为民的忠心样。 他的话,得到了大部分文臣的认可,他们虽没有出言附和,但却是认同的。 武将们不知朝廷艰难,他们管着六部的人却很清楚,再打下去,怕是三五年,他们都恢复不了元气。 而且江南近年年年水灾,朝廷还要备粮备草去救灾,要继续打下去,把国库耗空,江南的百姓怎么办? 为了一场战事的胜利,牺牲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百姓的性命,值得吗?? 为了说服皇上和谈,袁大人把这些一条条的摆了出来,他说的都是实情,没有半分夸大,武将们听着听着都沉默…… 只有少数几个,不甘心的道:“这怎么能和谈呢?我们失了十四座城,和谈了,不就是认输了吗?现在和谈了,我们以后在北林三国面前,还能抬得起头吗?” 但不谈和,拿什么打? 不谈和,真要让那十四座城中的百姓,成为北王大胜的牺牲品吗? 死去的那几万人他们可以不在乎,但余下十四座城的百姓的生命,他们也能不在乎吗? 真要用灭城的代价,收回十四座城,真的有意义吗? 朝堂上,文武大臣从北王功过之争,转到是否和谈,皇上也不说话,每天只听众大臣争论,一副谁有理朕就听谁的开明样…… 文武大臣这一少,就是三天…… 之所以到第三天不吵了,不是皇上插手了,而是北林、南凉和西凤送来国书,说北王一日不回京城,他们每日就杀一万东林百姓。 甚至为了逼迫北王早日做出决定,北林三国将诏书昭告天下…… 十四座城,加起来少说也有六十余万人,北林三国一日杀一万,也能杀两个月。 换言之,北王执意要打,那么北王便是害死那六十余万百姓的罪魁祸首。 消息传到东林,传到京城,朝野上下都沉默了。 他们自然想要赢,想要看北王狠狠的将北林三国的兵马,杀个落花流水,但是…… 那十四座城的百姓呢? 那是近六十万条鲜活的人命,他们何其无辜? 楚九歌在半路上,收到前线的消息,不由得叹气:“这计……太毒了!也不知是谁想出来的。” 北王这次,要吃大亏了…… 第594章 寒心,本王陪你们玩 北林、南凉和西凤三国,在诏书上说的明白,他们这份诏书是写给北王的,是要北王自己决定去留,而不是要东林皇帝召北王回去。 这个决定,要北王做,有有的后果也都要由北王一力承担…… 北王决定退,南凉、北林和西凤三国,必不会就此停兵,他们一定会再攻城,届时东林城池再失,就是北王的过错。 北王不肯退,那六十万人的死,就要算在北王身上。 北林、南凉和西凤这份诏书,就是把北王架在火在烤,不管北王怎么选择都是错,都将成为东林的罪人,除非…… 除非皇上肯下旨,以朝廷的名义把北王召回,或者支持北王继续打,但是…… 是个人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事。 先不说皇上与北王的关系这样恶劣,就算两人关系不错,皇上也不会把事情揽到自己身上,给自己找麻烦。 要知道,这个决定不管谁来做,都不可能两全其美,皇上下旨,所有的后果都将由皇上来背。 皇上不想背负骂名,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管,反正北林、南凉和西凤三国发的国书,又没有要东林做主,他们把事情推到了北王身上。 “北王这次,栽了。” “让他嚣张……别人都M.BGMbuIlD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