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黛澜,持着康熙留下的圣旨,以大行皇帝亲封润行真人的身份出了宫,来到芽芽的道观中清修。 康熙驾崩在寒冬,但等一切尘埃落定,敏若离开紫禁城时已是春日了。 安儿今年仍要奔赴塞外,敏若打算先跟他去,一道送阿娜日回家,并与容慈她们聚一聚。明年则南下至江宁,然后大概会在江南住上两年。 江南烟雨,四时景象,这一回,她有大把的时间可以一一看过。 第二年去江南,黛澜、书芳与她一路同行。 书芳由胤礼奉老,却不打算跟着胤礼奔走,住进了瑞初建的园子里,外出赏景也是与敏若、黛澜同行,比在宫中时自在,又还如在宫中时那般相伴。 新帝登基,瑞初毕竟是先帝女儿,而非新帝心腹,她与额驸还坐镇江南,身份其实有几分尴尬。 不过她为日后打算得早,“明面上”投靠得也早,新帝还算信得过她,并未让她挪地方——便是警惕,对公主的警惕也是有限的。 若是此刻坐镇江南,享有声望的是皇子,便又是另一番戏码了。 在江南住了两年,雍正四年,瑞初打算继续南下,往粤地去。 彼时法喀已经致仕,他和海藿娜与瑞初、敏若等人同行,但同行之人却还有舒窈和芽芽。 新帝对于火器所持的态度与他皇父不同,对这种威力巨大的武器的研究,他不持支持态度,在军中也更重视传统的骑射训练,只有水师,因为要面对外国船只、海盗的特殊性,一应火器配备还是如旧。 新帝的态度摆在那,舒窈可以坚持,又觉着没必要,于是很光棍地安置好多年的老伙计,带着芽芽跟着法喀和海藿娜就往江南来了。 和瑞初、敏若的队伍合二为一,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往粤地去。 法喀在雍正元年便已致仕,历时四年,新帝于今年初提拔肃钰为广州将军,肃钰又坐到了他阿玛原本的位子上。 舒窈此去粤地,是打算住上几年了,新帝虽不喜火器,但对这位妹妹的功绩还是认可的,在她离京之前赐下诸多赏赐,又好生安抚了她一番。 舒窈恭恭敬敬地谢了恩,领了东西出来,到了江南,悄悄问敏若:“老师,说好的好去处,您可不能反悔啊。” “自由安排你的地方。”敏若睨她一眼,点了点她的额头。 瑞初近年比从前更为忙碌,身上气势愈重,在敏若面前总是让自己看起来温和一些,闻此道:“十二妹且放心,总有你的饭碗的。” 舒窈笑嘻嘻地道:“就承二位的吉言了,这乍一闲下来,我还真是不习惯。” 至于敏若与瑞初私下做火器研究是为了什么,她却没有深问的打算。 若说这世上一定有几个人不会害她,在舒窈心里,除了她额娘,便是敏若、雅南和法喀与海藿娜了。 这份信任弥足珍贵,敏若心中感慨万千,忍不住揉了一把舒窈的脑袋,私下又叮嘱瑞初道:“多做你十二妹的思想工作。” 瑞初点点头,道:“额娘您放心吧。” 敏若拍拍她的肩,问:“如今肩上担子重,累不累?” 瑞初以《楚辞》中的一句回答敏若的问题,“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敏若不禁一笑,眼中带着欣慰。 游山玩水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敏若并不操心瑞初的公事,只是在持续修正、编辑早年的手稿的同时,又叫兰齐等人尽一切所能、运用一切资源给瑞初提供帮助,她手中早年积攒的人力也陆续都移交给了瑞初,瑞初并未推辞,担着这份沉甸甸的信任,继续挺直腰背走下去。 新帝手中没有适合接管江南的心腹,却会为了后人考虑。 弘晖曾被派到江南一段时间,求学、访大儒名士,跟随瑞初、舒钰出入诗会,也与虞云一起出入了不少宴会。 他少时对瑞初便总有着一番特别的仰慕崇拜,如今……看他与珍钰端端正正跟在瑞初身后,试图夫妻二人合力抢过行舟护法之位的模样,敏若心道,这就叫——羊入虎口? 雍正十三年,瑞初重新回到京师。 彼时京中的九门提督、步兵统领与掌管京畿大营的人自然是皇帝的心腹,但同时——他们中也有瑞初在法喀的帮助下安排入京的人。 何况大营内的低阶兵卒,已经不知被瑞初渗透了多少。 她在了解到雍正的身体状况后开始改变战术策略,压下了在外动兵的想法,决定走上另外一条路。 她不好杀戮,亦不愿以民刀锋指向百姓,既有良机在,不如从京中开动。 设法令雍正将弘晖送到江南,并将弘晖带在身边教导,m.BgmbUiLD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