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170节


    君子立长志——君子之志当自幼而立,随志而长,向志而行。

    小南小风还在襁褓时,裴少淮便曾想过,要引导儿女立什么样的志向。

    他两世为人,站在巨人之肩,遇见了明君,想要在这世道里为民做些实事,尚且如履薄冰,困难重重。

    而小南小风生于此、长于此,且先不论天赋如何,他们没有裴少淮脑中的见识、学识,裴少淮又不可能全然尽数教给他们,若叫他们如自己一般,这也太凶险了一些。

    保全自身,才能实现志向。

    身为读书人,裴少淮敬佩、敬仰那些超出时代的文人志士,但身为父亲,他又有些私心在。若是能够选择,他希望小南小风不是江上潮头——看着波澜壮阔,但终究会平落下来。

    裴少淮希望他们是涓涓细流,积小流成江河,立后世之功。

    “官人在想什么?”

    裴少淮回过神来,只是方才所想,无法同妻子坦白,只好笑笑说道:“我方才在想,只要他们心间存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往后立什么志向都是好的,随他们的喜好。”

    门外忽传来沙沙响声,夜雨三更至,隔窗知春寒,裴少淮起身,关紧了虚掩的窗户,想到那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遂叮嘱妻子说道:“春末夏初易变天,后边这段日子恐怕不甚太平,娘子在家中,万万要多谨慎一些。”

    即便层层护卫之下,裴少淮也怕有所疏漏。

    “妾身省得。”自打随丈夫南下开始,杨时月便谨慎着,她面带些忧色,亦叮嘱丈夫道,“官人在外头做事,也要紧着自己。”

    她不怕丈夫不够聪明,只怕丈夫疏心没有考虑自己。

    ……

    夜里蛛丝缠,檐下结新网。

    望江楼谈崩以后,谢嘉那边已经开始行动,只是一时还未显现罢了。

    三四月里,东北风未至,众商船未归,趁此闲暇的当口,裴少淮在同安城与嘉禾屿之间选了一条水道,预备在此修建港口。

    前有嘉禾屿阻挡海浪,后有同安城为靠,此处常年风平浪静,很适合商船归航停靠。

    只不过,眼下此处仍是杂草丛生,乱石堆起,一片荒杂,要在此处建起新港恐怕要耗些人手。

    首先,要在岸边理出一片平地来,用岩石把海堤加固。

    消息“走漏”了些风声后,双安州的三大姓急忙赶来应下了此事,说他们愿意出银子请人。

    没几日便开始动工了。

    裴少淮见到工地里有不少老者,五六十的年岁,穿着麻衣搬石夯土,浸湿了后背。

    他们是主动前来做工的,为了那点不算多的酬金。

    裴少淮走过去,几位老者停下锄子,用当地话向官老爷问好,敬而不怯。

    三大族请老者做工,不是坏事,是好事。这个世道里,莫说五六十岁,便是七八十岁下地干活也不足为奇,不怕干活累,只怕无活可干,成了家中闲吃饭的。

    不是谁都可如富贵人家一般颐养天年,奉行“干活是一辈子,不干活也是一辈子,能挣几个铜板算几个”的老百姓,才是世间常态。

    便是这些景象,叫裴少淮小心翼翼不敢冒进。

    他脑中确实有很多后世的奇思妙想,但不是什么都可以掏出来,不合时宜、未经论证的产物,不是造福一方,它首先摧毁的,将是最底层、最脆弱的老百姓。

    “大人,赶在六月南风上岸前,眼前所见的这一片都能填平。”齐族长上前禀道,又问,“大人,是不是要引一条路通往城里?”

    “可。”裴少淮点点头。

    时至今日,但凡脑子灵光些的,都能瞧出些端倪来——这位裴知州是鼓励出海行商的。

    朝廷派他来就任M.bGMbUilding.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章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