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并不想继女过得好,又不敢公然违背族规,就给慧云派干不完的活,干不完就不准吃饭,为的就是让她没时间去学堂。 慧云要上学,还要做农活,且常常挨罚,瘦得跟竹竿似的,老儒生经常接济这个族妹,但都是偷偷的。 因为七叔公的继妻知道后,会骂上门来,说她管教自家女儿,总有人拖后腿,也不知道是好心,还是想看她家笑话,让她连女儿都管教不了,以至于继女顽劣不堪。 这年代毕竟是以孝治天下,要是慧云传出不孝顺继母的消息,名声就坏了,还会连累周家其他姑娘。 毕竟因为周家女子的识字懂理,抢了不少好婚事,当然也惹得一些人不满,不能让他们找到借口去诋毁周家姑娘的名声。 因此大伙儿即便再同情慧云,明面上也不敢帮她,只能悄悄带一些食物给她。 这也就罢了,慧云十五岁那年,继母说服了七叔公,把她嫁给了娘家侄子。 她那侄子是个读书人,看起来前途还不错,族中觉得诧异的同时,竟也找不出任何问题。 慧云嫁过去后,辛苦赚钱伺候一家人吃喝,要照顾病弱的公婆,还要供丈夫读书,等到丈夫考取了功名,成为了秀才,却被一纸休书休回家。 周家人都懵了,好一个忘恩负义薄幸之人,以为他们周家是好欺负的吗? 当时的周家已经有了一位举人,三位秀才,还有不少好姻亲,已经发展成本地小有实力的耕读人家,自然不能让人随意欺辱辜负自家姑娘。 然而那秀才竟然拿出一份纳妾书,竟是七叔公和继母亲手签字画押,把慧云纳典给他的,且没花一分一毫。 周家人气炸了,怎么会有这么糊涂的父亲,他们去质问七叔公,他竟然觉得没毛病,自己瘦竹竿一样的女儿,哪里配得上妻子娘家侄子,能做妾已然不错了。 他还苦口婆心劝内侄,既然已经是他的妾了,就没有再休掉的道理,反正又不影响他娶富家小姐为妻。 这次周家可忍不了了,自家经营了这么久的清白名声,怎能出一个给人做妾的姑娘呢。 族长做主,拿回纳妾书,从此两人再无关系。 秀才还想拿乔,族长直接威胁,如果不同意,就把七叔公一脉逐出去,反正周家不能出一个当妾的姑娘。 继母吓了一跳,要真被逐出去了,自家两个儿子怎么办? 忙回去劝侄子,早早了结此事,还能早点找一富户结亲,不然周家要是横加阻挠,坏了他的好事怎么办? 侄子想想也是这个道理,反正慧云已经利用完了,以后不需要她了,于是就同意了。 慧云回到了周家村,但娘家并不愿接纳她,好m.bGMBUILd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