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不约而同地反手握住了腰间的镶金匕首。 还没等李世民整理好心情,又听见了另一个噩耗【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去世,终年五十三岁。】 【至于他的死因,有人说他死于陈年旧疾,有人说他磕丹药暴毙,总之众说纷纭。】【他要死的时候,把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叫进寝殿托孤,立下遗诏之后便撒手人寰。太子以及长孙无忌等人悲痛欲绝地为他办丧事。消息传到宫外,大唐百姓失声痛哭。特别的是,那些少数民族也痛哭流涕。 《资治通鉴》记载:四夷之人入仕于朝及来朝贡者数百人,闻丧皆恸哭,剪发、面、割耳,流血 洒地。 儒家讲究身体 发肤,受之父母,不能轻易损坏。但突厥等少数民族自然不讲究这些。 他们的丧葬仪式很特殊,可汗死后,亲信以及妃子往往殉葬。其他人骑着马,绕着尸体走马,同时刺面割体。 让唐高宗非常惊讶的是,契芯何力和阿史那社尔居然主动提出要殉葬。 契芯何力曾经击败吐谷浑、消灭高句丽。他智谋高超,曾经说服李世民骗彩礼,坑了蛮夷首领。阿史那社尔曾经平定高昌。这人是《长歌行》的男主原型。在初唐,不灭个国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名将。 在很多人眼里,这两位战功赫赫,堪比国公,不享受荣华富贵,反而去寻死,简直脑子被驴踢了。 唐太宗这个天可汗又不是真可汗! 唐高宗觉得,这两位ssr名将要是去死,太可惜了。而且这对父亲的名声不好。秦穆公死后,大臣百里奚、蹇叔、由余殉葬,被骂了很多年。 他于是拒绝二人:quot;父皇知道你们突厥的习俗,已经猜到了你们两个人的想法,他不允许你们殉葬。但是我可以将你们两个的模样做成雕像,陪葬进陵墓。你们死后,也可以葬在昭陵附近。quot; 这两位将军才放弃殉葬的想法,转而将一腔悲愤之情发泄到了北边,又灭掉了好几个国。】 天幕下,大唐的文武百官早已低声啜泣,更有人失声痛哭,心中一种不真实感。唐太宗于他们而言是开国君主,也是伟大领袖,这样的人怎么会死呢? 房玄龄擦着眼泪:quot;陛下五十三岁就驾崩,简直天妒英才。恨不能分寿命给陛下!quot;文武百官也纷纷附和,很多人都真心实意。 唐太宗安慰他们:“别说这些晦气的,要你们的寿命做什么?人终归有一死,如果不死,还不成山野精怪了?quot; 他转而看向契芯何力和阿史那社尔,心情有些许复杂。没有想到这两位突厥人未来会提出给他殉葬。 真是傻孩子呀。 唐太宗李世民:quot;你们身在大唐,也为大唐效力,那就是大唐人,身体发肤, 受之父母,以后千万不要有这种想法了。quot; 文武百官向来对唐太宗任用番将颇有微词。 唐朝朝廷家世歧视特别重,老牌世家看不起新世家,大世家看不起小世家。而这些异族人就是 鄙视链中的最低端。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可是事实证明,契芯何力和阿史那社尔比很多汉族官员都要忠心得多。 百官们转念一想,在前线时,契芯何力受了伤,李世民亲口为其吮……吸战伤,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陛下的人格魅力真大! 与此同时,他们对这两个异族将领的观感也好了不少。忠诚是比金子还要珍贵的东西。契芯何力:quot;那陛下,我们死后能陪葬进昭陵吗?愿世世代代为陛下守灵。quot;阿史那社尔看了一眼长孙皇后,然后拱手附和:“微臣也想陪葬进昭陵。”他不是来拆散这个家的,他是来加入这个家的。 长孙皇后应该不会介意的吧? 这些年,李世民也在思考身后事,俗话说,事死如事生,他也不想离开这些爱卿。他正想下诏令鼓励文武百官以后陪葬。 契莎何力和阿史那社尔的提议直中下怀。 唐太宗李世民点头:“自然可以。” 其他官员们:quot;!!!!quot; 昭陵可是皇陵啊!这可是官员m.BgmbuILd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