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襄在秦王面前一直是实话实说的人设,他先夸赞了秦国对耕种的重视。 秦国在夺取周王室的地盘前,农耕很不发达。在商鞅变法时,秦人才逐渐重视农耕。现在,秦国对农耕的重视,到了与其他六国格格不入的地步。 六国炼制的铁首先满足兵器铸造,秦国却会分出份额推广铁制农具;六国只重视马匹驯养,秦国专门派官吏管理和推广耕牛;秦国还会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去修建水利工程,为此可以减缓东伐的进度…… 比如现在秦王得到了朱襄,就愿意停下征伐的脚步,让朱襄先把秦国的田地理一遍后,才继续图谋统一。 “秦国在兵力上与六国差距不大,无论是赵国的骑兵,还是魏国的甲士,只从战力上来说,都能和秦国分庭相抗。但统一天下的一定是秦国,因为秦国的国力比六国加起来都强。”朱襄道,“他们输了一场战争,就很多年缓不过劲。秦国只需要一两年,就能再次征伐。打仗拼的就是经济。” 秦王微笑道:“你肯定也有不满意的地方。” 朱襄道:“是的。刑罚太重,法令过细,会约束秦国国力的进一步发展。即使乱世需要用重典,如果在地上撒炉灰的惩罚和杀人一样重,这样的重典就失去了意义了。” 朱襄不是比喻,而是秦律的确如此,在地上撒炉灰都会被施以严酷的肉刑。 秦王继续笑着道:“那你认为,什么时候寡人应该减少一些肉刑?” 朱襄想了想,叹气道:“交给下一任秦王,或者统一后的秦王。具体……我写成文书给君上?” 秦王大笑:“朱襄啊朱襄,你终于肯为寡人做农田之外的事了吗?” 朱襄严肃道:“我一直都愿意。” 秦王摆摆手,笑道:“那你看好时机,该当国相的时候,还是该去当国相。” 朱襄讪讪道:“君上,不是我不想当国相,是真的做不好……” 秦王道:“那等你做得好的时候再做。听蒙武说,你在想办法让廉卿和你的友人李牧入秦?” 朱襄深呼吸。秦王终于问这件事了。 他将话透露给蒙武,就等着秦王来问他。秦王晾了他好几日才召见他,他都快沉不住气了。 “我有办法。”朱襄道,“廉公和李牧入秦后不一定会为君上所用,但赵国没有了廉颇和李牧,就和亡国无异。能抵挡秦军的,只有廉公和李牧。特别是李牧,他的用兵能力恐怕是第二个白公。” 秦王坐直身体,背离开了椅背:“李牧还未有战绩,你对他评价就这么高?” 朱襄道:“李牧有战绩,只是他的战绩在于抗击匈奴上。虽然我只会论兵不会用兵,但我能看出将领用兵的好坏。普通的将领只要自己作战勇猛即可,良将只需要学会练兵即可,名将就需要天赋了。李牧有成为名将的天赋。” 秦王似笑非笑:“你还是向我推举别人。照你这么说,李牧就是赵国另一个马服君?” 朱襄摇头:“不,李牧是赵国的武安君。” 秦王面色微动,继续似笑非笑:“你敢把这话告诉白卿?” 朱襄道:“敢。” 秦王叹息:“照你这么说,寡人要找白卿的接替者,秦国之类找不到,还得去赵国找李牧了?” 朱襄犹豫了一下,道:“这倒不是……” 秦王的身体往前倾:“你在秦国也发现了新的‘武安君’?难道是蒙武?” 朱襄又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开口道:“王翦。” 秦王微怔:“那是谁?” 朱襄道:“蒙武提过的一位年少的友人。他带王翦来我家吃过饭。王翦给我的感觉和李牧差不多,白公也很喜欢他,说他将来一定能成为很厉害的将领。” 秦王叹气:“年少?唉。还有其他人吗?” 朱襄道:“蒙武的儿子蒙恬也不错。” 秦王叹气的声音更响亮了。他扶额道:“蒙恬是吗?我让他给政儿当侍从好了。那王翦就给子楚当侍从。还有吗?” 朱襄摇头:“其他的就没有了。” M.bgMBuILd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