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纪彬这里就是抢着交。 说句不好听的,他们邑伊县衙门日子好过了些,靠他买山买地,靠他交税。 从永义十五年初到如今永义十六年底,就不说纪彬提醒拨款那件事吧,他们家平日交税都足以往他的政绩往上提一提了。 至于纪彬种棉花这事,他也想过税款会极多,但收到引娘亲自送来的三万五千两税款,还是让他震惊。 柴尺提前来说,讲引娘缴税款的时候想低调点。 她是想低调的,那也是外部低调而已,衙门管账的,还有王知县,稍微算算就知道是个巨额税款。 而且引娘还赶在年底前交完钱,这政绩就是在他身上啊。 想必今年可以挪个好地方了! 其实王知县也不挑,若是能到春安城就行,毕竟春安城富裕啊,又或者去个什么大点的城当个文官,然后一步步升迁。 这都是好事。 就拿他铺桥修路,救济百姓,任下民风极好,税款多多的情况,这不升迁,那就出鬼了。 所以王知县数完税款,一面觉得自己马上要走,这些税款全留给下一任做政绩了。 另一面觉得心里可太安定了。 三万五千两啊! 抵得上往年加起来的了。 不是王知县没出息,他们这里偏远,自然不能跟汴京一带,江南一带相比。 跟自己周围这几个穷兄弟比较,他是很厉害的了。 等回家之后,王知县立刻让夫人备下年礼,今年要走下纪家的门户,毕竟自己马上要离开这,也不介意这些事。 而且自己送了年礼过去,也让旁人不敢看轻引娘自己在家。 不过说起来这纪彬也真是,大过年的竟然又去汴京做生意了,若是能成,是不是又有笔税款? 可他为了赚钱,过年家都不回啊。 也是个狠人。 若是刚开始读书刚开始做官的时候,王知县还会瞧不起商贾之人,可当知县当久了,可太知道没钱寸步难行,连他们衙门都是如此好吧。 而且跟纪彬接触下来,他倒不像是纯粹的商人,总觉得跟别人有些不同。 也怪不得自己喜欢与纪彬交好啊。 有了知县家亲自送来的节礼,别说纪滦村了,就连邑伊县都在羡慕纪家。 看看人家,就算是家里男人不在,可日子照样红火。 更别说人家男人可是去都城做买卖啊! 你们要是有这个本事,两年不回家都行! 不少人觉得这话不对劲,但又没法反驳,毕竟说得确实有道理啊! 引娘见税款的事清了,心里也就安稳许多,其实那封信她还没看,总觉得要把手头的事做完再说。 她总是习惯把最好的事留在后面。 而纪大哥给她写了封这么厚的信,那就是好事。 纪彬带回来的礼物,除了春安城的之外,还有邑伊县,纪滦村,荆高庄等等。 纪彬向来是个礼数周到的人,自然都顾及到了。 而江南地方的物件精美异常,谁看了不欣喜呢。 引娘娘家知道纪彬过年不回来,宣老爹跟宣老娘自然不好说什么,但两人过来,让引娘去娘家过年。 要是平常人回娘家过年,肯定会有人说道,可纪彬家就不一样了。 就算引娘随手指了个人,要去那人家过年,估计都会欢天喜地地迎接。 引娘同意是同意了的,但是她还有许多事要做,别的不说,刺绣坊全都靠她呢。 还有马上过年了,还有来这里的百戏游人,听说今年来的人数很多,百戏也更多。 引娘还要留在这里发礼钱,这些要是做得不周到,回头这些百戏游人就能把纪滦村抠门的事传到很远的地方。 去年他们这里做得好,可是得了许多人的夸赞。 名声不就是这样慢慢来的嘛。 就算是纪大哥不在,她也会帮忙守着这些名声的。 引娘准备等到年前百戏游人们走了,她这里彻底没事,然后再去娘家住几天。 宣老爹宣老娘见引娘如此很有主意,而且说得很对,自然不会反驳。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他们家最小的女儿都能立起事了。 跟之前再也不一样,又或者他家小女儿一直都是如此,只是他们不知道罢了。 等爹娘走了之后,引娘才打开那封长长的信,m.bgmbuiLd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