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彬笑:“没事,能有什么大事呢。咱们安心等着吧。” 这天塌了总有个高的顶着。 再说,各家还需要焦家人,根本不会有什么小动作。 这就是有技术的好处吧。 焦家主点头,总算是安心了,再说不安心又能怎么样,现在还是老老实实等着太子召见吧。 如今是十一月初九,也算是年关前面。 如果放在邑伊县那种小地方,大家都在准备准备停工的事,毕竟天气太冷,也该休息了。 可像汴京城里百万人口,一直到年三十,可能还有店铺开业,毕竟人口众多,哪哪都热闹的。 人口多的城市,平均温度还会比其他地方高个几度,也更适合人生存。 这点在现代是有研究证明的。 怪不得人们都喜欢往大城市跑。 但毕竟是过年,该有的热闹还是有的。 像那些百戏游人,如今都聚集在汴京城十二处大小瓦舍里,日日笙歌,昼夜不停。 只能说不愧是汴京城。 纪彬也安心在焦家住下。 不过趁这个机会,他们还在秘密写书。 也不是他们想顶风作案,只是闲在家里也没什么事,至于对外面?那自然说是写着玩玩。 就算有心人想打听,也觉得一群农人,一个小货郎,能写什么书? 大多是不放在心上的。 觉得他们瞎胡闹而已。 别说古代了,现代有个种庄稼的老汉说自己要写本农业相关的专业书,估计也不会有人信吧? 更别说焦家人一群人里,写信比较通顺的,只有焦家主跟焦十五两个人。 其他人的字约等于鬼画符,甚至还有鬼画符都画不好的。 但在古代这种知识水平,已经是平均以上了。 可这种知识水平,离写专业书,还有长长长的距离。 其实纪彬真的做起这本书的时候,问题也是很多。 他心里有个大概的模板,比如在目录上先写总论,大概讲一下棉花普遍种法。 然后是每一个章节对应一个地方,比如宿勤郡种棉法,着重写宿勤郡那边的地理环境,天气变化等等。 还有各地的病虫害怎么防治,肥料怎么用。 等纪彬着手开始做,他觉得自己已经是个农业科学家了。 当然这是夸张的说法,若是真有学农的人穿过来那就好了啊! 他这个写书半吊子,跟农业半吊子,只能一点点推进。 可时间慢慢往前,书是有些进展的,太子那边却迟迟没有消息。 别说焦家人了,就连纪彬也有些疑惑。 他们十一月初八到的汴京,如今十一月十八,按理说太子应该早就知晓了。 可迟迟却没有动静过来。 也许是太子公务繁忙? 这是极有可能的,毕竟他们不过是小人物,就算是排序,也要排很久。 纪彬跟焦家人强行安心下来,继续琢磨这本种棉的书。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话可能也没错? 不过现在基本上是纪彬来总结归纳,柴力,还有焦十五帮忙誊写。 至于焦家主则把各个地方不同的种棉方法写出来,其他焦家人则口述给焦家主。 渐渐地,一条条农业小知识,竟然慢慢成型。 不错,就算太子不召见他们,这次齐聚在京城,那也是有收获的。 在十一月二十五的时候,纪彬收到引娘从纪滦村寄过来的信,还有春安城各家也寄来书信。 引娘信的内容同样很长,基本上是上讲作坊跟杂货店的事,还说她早早让春安城杂货店的徐杰跟纪一飞回来了,今年的皮货也卖了好几千两银子。 那个店的鲁石不时会看看仓库,检查铺子,让纪彬放心。 邑伊县这边生意更好了,而且更多买家都是纪滦村的人,周围养猪的人家也扩大了规模,他家那边也是挣了不少钱。 若说麻烦倒也有,不过是深花坡那边。 纪彬想了想,这是卖花蜜那个深花坡,当初那家的刘老爹一家做事不规矩,所以纪彬不让他独家供应花蜜,转而让全村人一起来做。 毕竟他们守着花谷,只要掌握养蜂的诀窍,谁都能买花蜜给他。 纪彬还觉得深花坡M.bgmbUiLd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