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亦觉得自己有必要去找颜滟“讨个说法”。 齐亦不太清楚,颜滟在写下这篇博文的时候,是不是希望他这个当事人可以看到? 而他呢? 如果他在三年之前就明白了颜滟和他分手的初衷。 那个时候正准备去斯坦福大学交换的他,又会做什么样的选择呢? “如果”这两个字,从来都是最苍白的字眼。 三年已然过去,写下《墓志铭》的人,是不是早就已经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他们两个是不是早就已经错过了? 齐亦没有颜滟现在的联系方式,就算有,他也只想要不留痕迹地看一看。 他患得患失,他还没有想好。 他害怕自己再不出现,颜滟就会开始新的生活。 他更害怕自己的忽然出现,会打扰到颜滟可能已经开始的新的生活。 看完《墓志铭》的两周之后,齐亦拿到了澳洲的签证,打印了颜滟空间第三篇短博文配的那张颜滟窗外的风景的照片。 这张照片是齐亦可以用来寻找现在的颜滟的唯一线索。 手持线索,齐亦来到了墨尔本,来到了颜滟相机纪录下的southbank(墨尔本南岸)。 ………………………… 我们生活的时空是三维的,照片是二维的。 现实生活中三维的空间转化成二维的图像时是会产生畸变的。 这样的畸变是齐亦解开找寻颜滟的方程式的唯一凭仗。 眼见为实,不是真理。 拍照为证,没有根据。 人们看到的世界,从来都不是真实的,用眼睛看是这样,用相机拍也是这样。 在我们生活的三维的真实世界里面,大海和天空是两条平行线一样的存在,所以大海不可能真的伸手拥抱天空。 可一望无际的海平面,却会总会在人们视觉的尽头处和天空相交。 海天一色,不是现实,而是视觉误差。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你的眼睛,每天都在欺骗你的心。 二维的图片世界,和三维的真实世界,其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立体几何则是联系这两个世界的纽带。 眼睛可以看到海和天相交,可以看到远处的人比近处的人小,也可以看到两条笔直的铁轨在视觉的尽头相交。 可这些都是假象,铁轨要是真的相交了,动车就要天天翻车,高铁就会天天出轨。 畸变带来的视觉误差是双向的。 这些年,国内外街头颇为流行的立体画,就是对视觉误差的逆向利用。 改变线条和投影,就能在二维的平面里面画出肉眼可见的三维立体画。 走到这些立体画的上面,人们就仿佛掉进了峡谷里,又仿佛站在了悬崖上。 可感觉再怎么立体,感受再怎么逼真,始终也只是二维平面上的一幅画。 站在立体画上,即便忍不住心惊胆战,人们还是清楚地知道这只是一种假象。 甚至是比海天一色,铁轨相交更容易让人理解的假象。 从平面画到立体画的转换,说起来也是数学元素多过于美术元素。 ?m.BGmbuild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