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闪烁着一丝感伤,不禁回忆起了当年的情形,不过他毕竟不是寻常凡夫俗子,很快就收敛好心绪。 “姚兄既然来了,怎地也不通知老夫一声,也好尽尽地主之谊。” 高逊志淡淡道,语气中透着疏远。 姚广孝叹息一声:“我若通知了,高兄怕是无暇接待我。” 两人皆默契的缄口不言。 片刻后,高逊志抬头问道:“姚兄此次前来,究竟所谓何事?” “我此次前来,确实是为了确认一桩事。” 姚广孝将目光停留在眼前这个老友身上,深深吸了口气,终于还是说道。 “高兄,你深得建文帝的赏识器重,若是我没看错,建文帝赐予的‘讲幄宣劳’匾额,刚才还挂在你书院里吧燕军渡江,你作为太常寺卿挂冠而去,有人说你要做伯夷叔齐那样的西山饿夫,再也不愿意出仕了。” “如今庙堂风暴骤起,这里面,你到底插没插手。” 第374章 于谦 “姚兄,我早说过我已隐居山野,不涉政事。”高逊志摇了摇头,叹息道。 “我也希望如此。” 姚广孝眯了眯眼睛,盯着对方浑浊的双目。 良久之后,姚广孝叹了口气:“罢了,不管你到底参与了多少,我希望你现在可以告诉我,都有谁参与其中。” 姚广孝从袖中掏出一份名单,折开递给了高逊志。 高逊志匆匆扫了一眼,面色不变,只道:“姚兄说笑了,我哪里懂这些。” 姚广孝闻言皱眉:“高兄,迷途知返,为时未晚!建文输的一败涂地,输在哪里,你还看不明白吗?又何必执迷不悟呢?况且陛下乃是天命所归,若是硬抗,恐怕会落得万劫不复的境地。” 嗯,用来对付讲这一套的士大夫就是“天命所归”,换个场景那就是“吸血虫耶”了。 “姚兄。” 高逊志苦涩一笑,“姚兄,伱我虽相交数十年,但也许你根本不了解我,这世间我所坚持的,并非是以一时强权所能压倒。” “四十多年前,你我刚刚认识的时候,那时候我定居嘉兴新丰高家埭隐居,为的就是不愿仕元,我当时决意仕途十五年,与牛谅、陈世昌、徐一夔、周棐这些抗元志士谈论国事.我那句‘不可久留豺虎地,南方犹有未招魂’,你难道不记得了吗?至正二十四年重阳,诸友登临广福寺,那时候我说过,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地方精英,本应为国效力,怎奈生不逢时,等到大明开国,汉人扬眉吐气,我不是也欣然入仕了?” “可如今我又看到了什么?燕军里的蒙古鞑子,又一次踏足了江南的土地!难道我还要坐视他们继续糟践黎民百姓?祸害我汉人的江山?” “唉!” 姚广孝长长叹息一声,自知跟高逊志分辨鞑官这个问题没有意义,忽然站起身来,朝着高逊志躬身一揖:“高兄,你我虽为旧交,但毕竟已非同路之人,你的选择,姚某尊重,可若是让姚某发现你的所作所为真的影响到了变法,也不要怪姚某不念旧情了。” 说完,姚广孝离开了凉亭,向外走去。 “姚兄.”高逊志叫唤了一声,但姚广孝却像是充耳未闻一般,径直离去。 姚广孝一走,凉亭中陷入了寂静之中。 姚广孝临走前的话,令高逊志心中五味陈杂,忍不住发出一声叹息。 “哎——” 望着姚广孝早已远去的回廊门口,高逊志微微一怔。 半晌后,高逊志低下头,看着凉亭细绳上挂着的一幅画,喃喃自语道:“当年你说卢元佐所藏江山图意境极妙,颇有王临川‘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之韵味,我便挂到了书房里,如今每日观瞻时,仿佛看到了当年我你诸友一同游玩的场景只可惜,岁月催人老m.BgmBuIlD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