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汴京生活日志

汴京生活日志 第124节


门心思跟沈丽姝混、吃苦耐劳冲在第一线,竟然也在汴京城里买上房子了。

    这套房简直让老沈家赢麻了,祖宗十八代都面上有光了。

    底子更差的还有几个姑妈家,王武、张小松这几个表哥老家还在村子里,也都满满当当一大家子,人口比老沈家还兴旺,除非他们早早分家,否则很难实现进城买房的小目标。

    不过表哥们也都明白自家的情况,他们进城打拼的初心就是赚点钱,吃饱喝足娶个好媳妇,眼下也都一一超额完成了,各自老家都建起了令人羡慕的青砖大瓦房,兄弟几个更是成了十里八村的金龟婿,媒婆都要踏破家里门槛的程度,要是再能买上些良田好地,何止十里八村,放在镇上他们也是数得着的好人家,简直美滋滋!

    事实一一摆在眼前,小伙伴们本就高昂的情绪再次被煽动,个个红光满面,二堂哥沈大路更是激动到握拳,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姝娘说得很是,只要我们齐心协力,田地、大宅子都会有的!”

    四堂哥沈大柳这些年也是被委以重任,职业前景一目了然,经历的事情多,也就比大家都清醒些,默默提醒道:“倒也不是一两年就能做到的……”

    姝娘可以,是因为她名下产业众多。

    其他人或许不太了解,他和徐力作为姝娘的左膀右臂,却是清楚知道她每月的进账,烧烤店这边大抵只占了一半,酒楼和那什么月子会所的加起来,也不会比他们少太多。

    正是有这么多下蛋的金母鸡,姝娘才能在几年内攒下如此巨大的家业。

    他们自己的话,经营好现有的六家烧烤店,或许二三十年后能向现在的堂妹看齐。

    当然有生之年能给子孙后代留下这样一笔足以安身立命的财富,也足够激动人心的了。

    沈大柳这话与其说是讲给大家听,倒不如说是对自己,展望未来可以,别这么容易头脑发热,大脑需要降降温。

    这话也刚好提醒了徐虎。

    作为沈丽姝最重视的小伙伴,他向来也把表妹的话奉为圭臬,深深记得她那句赚钱最重要的是开源而不是节流,此时第一反应就是他们还需要想办法继续扩大市场。

    但开第六家分店的时候姝娘也说了,在汴京有这几家烧烤店就足够了,再多既没必要,也太过打眼,眼下程公子是能罩得住,可也不能一直指望着人家,他们自己也要懂得分寸,不能把所有好处都搂自己怀里。

    不过,他们国家地大物博,汴京城饱和了,还有好多外地市场等待开发。

    徐虎面上闪过一丝深思,转头看向表妹,“对了姝娘,最近店里又有许多外地食客慕名而来,都强烈建议去他们那里开店,还有几位家资颇丰的要出钱合伙,语气态度都颇为诚恳,咱们要不要考虑一下?”

    他有这个念头也是最近才起的,只几个店长们知道,大部分小伙伴还是第一次听说,此时颇为关心的问:“这个合伙是指去外地开的店,不包括咱们京城的店对吧?”

    徐虎抢答道:“这是自然,咱们京城的生意做得好好的,可不能让外人插一手。”

    小伙伴们这才安心了,纷纷转头饱含期盼的看向沈丽姝。

    沈丽姝才把手头积蓄挥霍了一大半,剩下的小半很快也要投入到庄子的生产建设中去,心理上比较缺钱,对进军外地市场这事自然也颇为心动,不由得坐直了些身子。

    但她没有急着表态,而是看徐力胸有成竹的模样反问,“你们怎么看的?”

    大家于是又纷纷转头去看提倡者徐虎。

    他这些天确实在心里琢磨过,也不多客气,沉吟着开口:“我知道很早以前就有商人邀请咱们去外地开店,但当时条件不成熟,姝娘便拒绝了。如今咱们不仅彻底在汴京站稳脚跟,更是名扬海内,每年都有大量外地游客慕名而来,此时去m.bGmBUILDiNg.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汴京生活日志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