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闹,李英歌就跟着她闹,小小闺房内又是一阵笑语喧阗。 伫足门外的谢氏暗暗松了口气,撇嘴道,“小讨债鬼,性子也不知道像谁。不像我,也不像姝儿。跟个只会撒娇的闷嘴葫芦似的,也就跟郡主在一块儿,才有几分十几岁孩子的调皮样儿。” 她面上嫌弃,檐下大红灯笼飘渺笼罩,映得她眼角一片红。 李姝出嫁时,她没有哭,李英歌要出嫁了,她也不想哭。 有什么好哭的呢? 明明是喜事啊。 只是眼角酸软,她怎么样都控制不了。 谢氏掖起袖子,似是不耐烦夜风迷了眼,抬袖遮脸,转身走下台阶。 她的步子很稳,杨妈妈却看得心里又酸又疼。 她最清楚,比起自小就古板规矩的铭少爷,先是痴傻后多波折的英哥儿,才是夫人心头最难割舍的那块肉。 现在那块肉要掉落进别人家了,夫人却连泪都不愿掉一滴,就怕英哥儿徒留牵挂。 杨妈妈抬眼望,李家不深的庭院,喜庆的灯笼绵延成红亮的线,在夜风中摇曳着,象征着喜气,也象征着别离。 这世上,唯有父母的爱指向别离。 小鸟离巢,老鸟眷巢。 杨妈妈心绪万千,看着谢氏如常的背影,慌忙掩住了嘴。 谢氏却哼起歌来。 曲调轻轻浅浅,简简单单。 杨妈妈听得一愣,待辨认清楚,眼角止不住的酸热起来。 她也会哼这首曲儿,不止她,还有谢妈妈,还有李姝。 她们都在李英歌耳边哼唱过。 因着李英歌四岁上才确定先天痴傻,为着守这一旦泄露就会祸家害命的秘密,李英歌一年里,有泰半的时间都住在南花园里。 南花园旷达空寂,年幼的李英歌本能害怕,夜里总睡得不安稳,要人哄着抱着,这首曲儿就是谢氏做给女儿的安眠曲。 谢氏哼得最多,半宿半宿的哼唱着,不知疲倦。 哼到李英歌七岁,李姝出嫁,再后来,李英歌摔下假山,心智重开后,谢氏就再也没有机会哼唱这首曲儿。 一晃四年。 一晃女儿就要出嫁了。 杨妈妈再也忍不住,捂着嘴无声大哭。 谢氏仿佛没发觉,一步一小节,直到不间断的哼完了整首曲子,才放慢了脚步,察觉到杨妈妈搓着脚步撵上来,才偏头斜睨过去,冷哼道,“哭什么哭。你这是办喜事儿呢,还是嚎丧呢?你跟了我多少年了,就这点子出息,也不嫌丢自己的老脸。” 她骂,杨妈妈反而心里踏实,胡乱抹着泪,强笑道,“我可不敢给夫人丢脸。这不是夜风太大,吹迷了眼。” 谢氏一脸看傻子的表情,嘁道,“睁眼瞎扯淡。别哭。要哭,就等将来英哥儿生下孩子,我抱上亲外孙,再哭个够。” 李姝嫁进康家近四年才开怀。 谢氏三十好几才老蚌生珠,心底深处最记挂和惧怕的,唯独李英歌的子嗣。 好的不灵坏的灵。 谢氏想都不敢多想,此时提起,只是最美好的期盼。 杨妈妈只觉夫人心里多少苦,嘴角一咧,放肆嚎啕起来。 谢氏直翻白眼,嫌弃的揽上杨妈妈的肩膀,拍着哄着,声音低低,“别哭,别哭了啊。” 哭得她心烦,果断扬手一巴掌拍上杨妈妈的老肩。 杨妈妈险些被一掌拍飞,打着哭嗝猛点头,响响亮亮诶了一声。 谢氏满意了,“到时候,我陪你哭个够。”m.bGMbUILd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