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洛茨基刚要反驳,阿尔克斯尼斯也站出来支持李晓峰:“我同意安德烈同志的说法,现在谈伊-16和单翼战斗机的问题还为时过早,哪怕是伊-16暴露了不少问题,但同时也要看到,伊-16战斗机也取得了相当多的战果,我们的飞行员同志创造出了一击即脱的高速袭击战术(伊-16比同时代的对手要快80-100公里,特别是爬升速度和俯冲速度相当快,如果避免同对手兜圈子缠斗,采用‘打了就跑’的战术,很容易取得战果),用事实证明了伊-16是一种好飞机。我们现在需要的是继续完善它以及让飞行员更快的熟悉它!而不是因哽废食!” 托洛茨基依然不服气,坚持道:“那么在完善伊-16,以及在它证明单翼机确实代表了未来技术发展方向之前,就应该暂时停止单翼机的发展,在伊-16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时,就匆匆上马新型号,这才是不负责任!” “伊-20项目,是政 治局和军 委一致通过的决策,你一个人说下马就下马?”斯维尔德洛夫终于忍不住了,挖苦了托洛茨基一句。 还别说,这句话真心是管用,因为托洛茨基刚想争辩,就发现斯 大林、伏罗希洛夫、乌博列维奇、布琼尼一致的用不怀好意的目光盯着他,那意思很明确,只要他再敢较劲,那就要面临群殴的结局。 这时候托洛茨基才想起,这里不是政 治局,在政 治局他都没有绝对的上风,在一边倒的军 委他想较劲?那真心是找虐! 不过托洛茨基的话也给李晓峰提了个醒,伊20项目确实得注意了,最好是别让托洛茨基抓住什么把柄,至少是不能像伊-16一样,弄出一堆堆的问题。 那么此时此刻,波利卡波夫主导的伊-20项目是个什么情况呢?在1935年4月份,伊-20项目的第一架原型机tskb-20走下了绘图板,这是一款完全不同于以前苏联战斗机的飞机,拥有流线型的机头和真正的全金属结构,安装一台法国进口的12ycrs水冷发动机,空机重量2.1吨,最大起飞重量2.75吨。 在第一次试飞中,这种座舱十分靠后的战斗机带着沉重的滑橇飞出了493公里每小时的最大速度。之后的试飞中去掉滑橇更是飞出了530公里的超级好成绩。 但是,请注意这个但是。波利卡波夫似乎还没有走出伊-16的圈子,这种新式战斗机同样是一种稳定性很成问题的飞行器,尤其是其靠后的座舱更是进一步恶化了伊-16就存在的纵向稳定性问题。而且tskb-20竟然比伊-16还要“灵巧”,在第十七次试飞中就带着试飞员契卡洛夫在起飞中拿了大顶。第二十次试飞中干脆利落的带着试飞员一起撞上了地面,机毁人亡…… 那时雅科夫给李晓峰的汇报是:“该机异常灵敏,而且因为重心靠后滚转十分困难,航程更是相当有限……” 当时李晓峰是凉了半截腰,尤其是当他亲眼看到tskb-20的照片时更是满头大汗,因为这个tskb-20太像历史上的基于伊-200项目发展而来的米格-1了,而米格-1存在的问题几乎是跟tskb-20一模一样。 李晓峰立刻就意识到了,让波利卡波夫设计一款战斗机恐怕是个错误,波利卡波夫更适合设计截击机。可是伊-20项目已经展开了,这半截里怎么换人? 就在李晓峰纠结不已的时候,雅科夫带给了他一个好消息,轻型飞机设计局的主任设计师雅科夫列夫设计了一款全金属结构的轻型飞机,这种原计划按照斯 大林的要求参加施耐德杯水上飞机竞赛的飞机,在使用故障频发的am-34发动机时就表现出了不错的速度性。可惜其设计工作因为资金的限制一直断断续续进展缓慢,原本应该参加1933年比赛的飞机到了1934年下半年才完成原型机,自然的也就谈不上参赛了。 原本这架飞机就该遗忘在历史的角落里发霉,雅科夫列夫还得继续在轻型飞机设计局窝着长蘑菇。可谁让他碰上了另外一个雅科夫,当时为自己老板解决战斗机问题的他是跑遍了所有的设计局,以便找到一款能用来替补波利卡波夫伊-20项目的飞机,当他看到雅科夫列夫的设计时,立刻是眼前一亮。 这款轻型水上竞速机速度很快(超过了伊-20项目最基本要求450公里每小时),而且是全金属结构(防腐蚀),唯一的缺点就是为了减重导致机体结构比较脆弱。如果想将其改造成一架能在航母上起降的战斗机恐怕得大幅度加强结构! 本着死马当活马医的精神,李晓峰立刻给雅科夫列夫提供了足够的资金以及他所需要的一切优先权。经过雅科夫列夫紧张的设计,后来被称为雅克-1,当时根本就没有设计编号的新式战斗机诞生了(不是国家项目,自然没有项目编号)。 这种使用12ycrs发动机,采用悬臂式下单翼、起落架可收放的单座战斗机相当的漂亮!其发动机支架为钢管焊接结构,发动机罩为金属结构,后部机身分为两种型号,海上型使用全金属结构,而陆M.bGMbUiLd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