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兵在1917

230 压力山大


    在对待基辅的问题上,政 治局又一次爆发了激烈的争吵,以托洛茨基为首的托派认为,应该暂时放弃基辅,将困守在城内的有生力量转移出来,将基辅这个大包袱丢给德国人。而已小斯为首的列宁派却坚决拒绝放弃基辅,认为必须坚守这座俄罗斯的母亲之城,万万不能轻言放弃。

    那么这两种意见谁对呢?不好说,因为双方都有一定的道理。比如老托的理由就很简单,红军的兵力不足,虽然已经逐渐稳定了白俄罗斯一侧的战线,但是乌克兰这边的窗口还是比较大的,必须抢在敌人动手之前补上这些缺口。而现在唯一能抽出来的兵力也就是基辅的守军了。

    将这三十多万人抽出来,用于填补乌克兰的漏洞不是很好吗?而且也可以将基辅这个包袱甩给德国人,间接的增加了敌人的负担,也算是曲线救国吧?

    按照图哈切夫斯基的方案,当乌克兰的战线彻底稳固之后,红军将可以集中兵力在明斯克一线投入反击,不说一举击败敌人,打一两个扭转局势的歼灭战还是可能的吧?

    这么说吧,图哈切夫斯基认为随着布良斯克保卫战取得胜利,红军已经扭转了之前的被动,可以再次尝试反击了。他认为完全可以在1942年春季就开始反攻。

    而这遭到了列宁派的坚决反对,基辅的政治地位在苏联可以说仅次于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属于第三重要的城市。这座城市所具有的象征性对苏联太重要了。如果基辅罗斯陷落了,那对军心和士气将是沉重的打击。

    而且李晓峰还认为,之前为了保卫基辅,基辅的军民已经全面广泛的动员了起来,哪怕是被敌人团团包围,基辅军民也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持续地挫败了德军的攻势。

    而现在,基辅没有被敌人攻陷,但是却被自己人丢弃了,这种影响太恶劣了,不光是恶劣而且深远,恐怕哪怕卫国战争胜利了,基辅的老百姓对苏联也会缺乏认同感和信心,这对于未来是极端不利的。

    诚然基辅给红军后勤的压力非常大,如果能丢掉这个包袱,会轻松不少,但是这不是苏联逃避责任的理由。一个政权如果连自己的捍卫者都能随便放弃,还谈什么国家凝聚力?

    更何况,李晓峰和特里安达菲洛夫以及乌博列维奇一番推演之后,认为在明斯克进行反击,并不是个好主意。要想说清楚这一点,就得搞清楚图哈切夫斯基为什么要选择明斯克作为反击的地点。

    图哈切夫斯基认为明斯克是红军战线上的最西点,也是直取波兰和德国的最近点。从这里达成突破,将直捣黄龙,将粉碎德军的战线。

    这种判断正确吗?有一定道理,但是也有问题。首先是明斯克周边的德军还是很强大的,德军的第三坦克集群以及中 央集团军群的主力云集与此,想要正面硬撼这些敌人,难度颇大。

    比如乌博列维奇就一针见血的指出:“米哈伊尔同志还是太急功近利了,诚然击败了敌中 央集团军群是可以一举扭转战局,但是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打法,简直是愚蠢之极。如果我是他,断然不会将选择明斯克作为突破口,而是应该在戈梅利方向或者基辅方向进行反击。这两个方向的敌人刚刚遭受重创,实力和士气都很低,打击他们更容易得手。”

    乌博列维奇分析得一点儿都没错,图哈切夫斯基确实是太急功近利了,他总想要快速翻盘,总想马上扭转战局。所以老是想对敌人的主力下狠手,要毕其功于一役,但这现实吗?

    客观上说,德军依然战局上风,红军的战斗力确实还跟对手有一定的差距。在这种时候,不应该去赌博,而是应该一边小心谨慎地同敌人周旋,另一边积极的恢复实力。等通过一系列的持久战消耗掉敌人的锐气之后,然后再进行反击。

    按照特里安达菲洛夫和乌博列维奇的判断,在1942年上半年红军最好还是立足于防御,通过积极稳固的防御稳定战线和消耗敌人,进入下半年之后,再伺机反攻。

    遗憾的是,图哈切夫斯基根本就不管这么多,老是在念经一般唠叨着几句废话:“反击!反击!反击!”

    这就让人很恼火了,与其说这是放弃基辅和保卫基辅之间的争论,还不如说这是围绕1942年红军该采取何种策略的争论。

    “放弃基辅,我们就那么拱手将基辅的百万民众丢进纳粹的火坑?这是极端不负责任的做法。而且丢弃基辅的恶劣影响力怎么消弭?谁为此负责?”鲁祖塔克是气得够呛,都有心喷图哈切夫斯基一脸口水了。

    托洛茨基脸上阴晴不定,讲心里话,他对于该不该放弃基辅也没有最后的决定,图哈切夫斯基的搞法有多冒险,他是能看出来的。但是万一图哈切夫斯基的冒险能M.bgMBUilDInG.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章 天兵在1917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