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君白起用兵善于分析敌我形势,然后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对敌人发起毁灭性的进攻。他不以攻城夺地为唯一目标,而是以歼敌有生力量作为主要目的,善于野战进攻,战必求歼。 命令王龁和桓龁两部放弃进攻赵括大军,转而南下,夹击赵庄大军,便是白起这种用兵思想最直接的体现。 围困赵军计划的落空,并没有让白起沮丧。他下一步的目标,就是尽可能地消灭赵军的有生力量,为后续战争的胜利,奠定基础。 见识到异人骑兵军团的厉害之后,桓龁消去对异人军团的轻视之心。此次南下,桓龁没有再让异人军团殿后。负责殿后的,是王龁的三四万铁骑。 十万铁骑,以雷霆万钧之势,朝赵庄大军扑去。赵括的十五万大军,只能迎着浩浩骑兵掀起的漫天尘土,一路急行军,紧追而来。 此时赵庄率领的二十余万大军,正跟南面的蒙骜大军以及西面的王龁余部混战在一起。为了消灭赵庄大军,白起已是下了死命令,要求两路大军务必将赵庄大军死死咬住,不让其脱困。 蒙骜得令,下令所部步军绕道赵庄大军身后,堵住赵庄大军北上之路。步军结成防御军阵,犹如一道铁链,死死地缠住赵庄大军。 赵军副将赵庄也是身经百战,在接到上将军赵括的军令后,立即调整军阵部署。他将步军布置在南面,同样结成防御战阵,抵御蒙骜大军和王龁余部正面的突击。再将铁骑逐渐转移到北面,负责突破蒙骜大军布下的防御铁链。 四五十万大军,在丹河河谷,转展腾挪,互相厮杀。 白起坐镇狼山望楼,居高临下,以极佳的视野,精准地指挥两路大军,分进合击,进退自如,将赵庄大军牢牢拖住,动弹不得。 赵庄身在局中,无法看清全局,只能被动应敌。 经过几轮试探,赵庄已经彻底放弃仅凭借自己的力量脱困。他再次调动大军,做好抵御秦军南下铁骑冲锋的准备。 赵庄很清楚,他的任务,就是拖到上将军赵括大军赶来增援。等到那时,才是反击之时,谁输谁赢,就未见得。 赵庄重新布阵之后,中央步军十万,两翼骑兵各五万,总共二十万红色胡服大军,便如秋色中的枫林,火红火红。两翼骑兵尽皆阴山胡马,人各一口长刀一张弯弓,千骑一旗,部伍极是整肃。 根据战场形势,中央方阵的布阵比较怪异,竟是按照南北对称布置。 前后第一梯次二十列每列千人的牛皮盾牌弯刀兵,第二梯次十五列每列千人的长矛投枪手,第三梯次十五列每列千人的强弩弓箭手。方阵两侧各有一座三丈余高的望楼云车,猎猎飞动着巨大的“赵”字红色纛旗。 可想而知,为了应对秦军的南北夹击,赵庄也是费尽心思。更高明之处在于,他能与混战当中,逐渐将军阵调整到位,确实了不起。 看到赵庄应对自如,望楼上的白起也是颇多感慨。 不愧是同时期,唯一可以同秦军匹敌的赵军。他们无论是士卒战力,还是将领的能力,跟秦军都不相伯仲。唯一欠缺的,可能就是国力不足。 拖住赵庄大军的目的已经达到,白起当即下令,命令蒙骜步军撤下,重新跟主力部队汇合,让出空间,留给即将到来的十万铁骑。 于此同时,白起下令王龁余部集结之后,布置在赵庄大军西面。蒙骜大军集结之后,布置在赵庄大军东面,对其形成东西夹击之势。 白起更深一层的目的,还是要用东西两路大军,牢牢地拖住赵庄大军两翼骑兵,使其无法插上,跟南下的铁骑混战在一起。 白起的一番布置,让赵庄异常难受,他就像一头被困的猛兽,四面皆敌。唯一的缺口,就是南面营垒,看上去是生路,实际上是最大的死路。 更让赵庄无奈的是,他都做好了被南北夹击的准备,偏偏白起在南面没有布置一兵一卒,让他的一番布置彻底落空,再想调整军阵,已经是来不及。 赵庄跟白起的差距,在这一场你来我往的斗法中,显露无疑。 轰隆隆的马蹄声,犹如九天神雷,在耳边炸响。声音由远及近,前一刻似乎还在十里开外,下一刻就感觉近在咫尺。 赵庄深知,敌人的铁骑,终于来了。 烽烟再起,一场旷世大战,再次在长平谷地上演。 “举盾!”指挥官开始下达命令。 m.bgmBUILd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