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不衣最后一句话让柴武有些摸不着头脑。 禁军怎么了? 禁军就不需要功劳了吗? 当然不是啊。 既然都来了边境,谁又不想带着功劳出去呢? 虽然马上作战禁军不如骑兵那么专业,但也并不代表他们不行。 禁军是第一批接收新马具的单位,他们在营中已经秘密的接受了一年的适应训练。 各方面都占据优势的情况下,跟匈奴人作战就算不能发挥出重骑兵的功效,实际上也并不会差多少的吧? 啥叫禁军用不着去立那些功? 要不是看在张不衣对自己有恩的面子上,柴武真想拉着他好好的撕一场逼不行。 欺负人呢么这不是? 至于说为什么保持这个速度,张不衣这么一说,柴武立即就明白了。 禁军的铠甲加上头盔,全重三十斤,比轻骑兵的重了七斤。 骑兵枪和环首刀,也都是真材实料打造的,所以单单只是这一身装备,就比轻骑兵重了十五斤左右。 另外就是最关键的一点。 禁军与骑兵士兵的身体体格不同。 骑兵组建的时候,对于选人是有严格要求的。 总之,遵循三点就可以了。 个子低,体重轻,耐力好。 这三个条件是关键中的关键,力量跟不上倒是没多大的关系,只要不是提不动兵器就行了。 到了边境以后隔三差五的就吃肉去补,加上日常的训练,力量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来弥补上来的。 而禁军呢? 首先,禁军他是从全国军营中选拔出的优秀者。 其次,禁军不是你够优秀就可以来的。 全天下优秀的将士那么多,就算你在军营内属于优秀者,但想要加入禁军,也是需要经过考核筛选的。 狼多肉少,那肉不得好好考虑一下,挑一个顺眼的狼让他吃了? 所以,现在进入禁军的一大关键因素就是身高体壮。 他们的任务是守卫皇宫,守卫洛阳,骑马作战的机会其实并不多。 严格意义上来说,他们是配备了战马的步兵。 而步兵,体格就比较重要了。 所以,根据具体的作战需要,兵部在征兵的时候就把兵员根据身高体格进行了初步的划分。 身体矮小,符合要求的,优先送去边境骑兵部队,其次送去南边的丛林军。 因为骑兵和丛林军都属于那种身高体壮没优势,反倒身材矮小的最合适的兵种。 身高体大的,就是安排到各地的驻军军营,以及西南地区的山地军中去了。 禁军并非没有身材矮小的,但数量不多,只有五千人,也只有这五千人才是按照骑兵训练去要求的。 毕竟多兵种作战嘛,禁军性质特殊,当然得什么兵种都来点才行。 所以,几个因素加起来,造成了现在的这么个局面。 张不衣难道不知道加快行军早点偷了匈奴人的家,然后回到长城后舒舒服服的猫着很爽吗? 他当然知道。 但是禁军士兵只有一匹马,平均负重要比骑兵多三十到四十斤之间。 多出来的这个负重,对于战马的持久力就有很大的影响。 除此之外,骑兵是三匹马,这让禁军怎么跟他们比? 靠着一匹马一天走四十里,这基本上就是极限了,张不衣甚至敢保证,他要是每天敢多走十里,保准不出几天,就会有大批的战马被累死。 这都是血粼粼的教训啊…… “哎,就是出来一趟没有战功,挺让人不甘心的……”柴武最终还是叹了口气。 张不衣的深远用意他或许体会不到,但基本上也能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 什么功不功的,虽然他也想,但是将军不想,所以他想了也是白想。 就是为手下的弟兄们感觉有些惋惜。 带回去了战利品虽然也会有功劳,但这些功劳实在是太微小了,根本没办法跟人头相比较。 而按照现在这个战术战略,柴武基本上已经看到了大结局。 回到洛阳的时候,全员晋升一级爵位,算是给了个辛苦费就完事了。 “有什么不甘心的?禁军将士一个个年轻力壮的,这场仗不是一两年就能打完的,这次回去之后会放出来一批人的,虽然不一定都能来北边,但将来总归是会有机会的,趁着这次的战事没什么压力,提前适应一下草原,熟悉一下骑兵作战的情况,也算是为将来做个铺垫!”张不衣并不认可柴武的看法。 接下来禁军肯定会大批往外放人的,这是不需要考虑的事情。 说句现实的,禁军就是大汉的军校。 之前是一次几百人几百人的往外放,效果还不错,那批人现在已经渐渐的成长了起来。 官职最高的几个,也做到了校尉,若是运气不错,这次跟着灌婴韩信他们出去又立了功劳,回去升个偏将什么的还是没问题的。 而当时禁军的基本盘才多大? 现在的禁军M.BgMBUIld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