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商虽然真的很赚钱,田儋做的也很顺手。 但是他真的不快乐。 是的,每天看见那么多钱,他就很发愁。 别人的痛苦是没有钱,而他的痛苦是因为钱太多了。 如果让田儋和马爸爸见面的话,估计两人会有很多共同语言的。 在接到通知之后,田儋终于感觉到了那么一丝丝的快乐。 终于可以不用在想办法去挣钱了。 你以为前面那么卖力的挣钱是为了自己? 当然不是! 他必须得表现出自己在商业上面的才能啊,只有这样,才能让陛下信任自己,认为自己有能力管好商部那一堆事。 现在他成功了。 所以对于农具的事情,压根都没有考虑,直接就交给了朝廷去负责。 甚至连自己的创始团队也一并送了过去。 由于田儋是新被任命的官员,这个时候还不太适合进入内阁。 而他的商部,目前也仅仅只是一个框架,小猫三两只,真正能用的,几乎一个没有。 大多都是按部就班,打卡上下班了事的咸鱼官员。 但是这个还真怪不得他们,上面压根就没重视过,虽然商部早就是设立了。 但帝国这两年的精力都在战备上面,商部自然而然的也就失去了发展空间。 不过现在不一样了,他们有了真正的尚书,而且陛下也让吏部那边开始调配官吏来充盈商部。 但是具体的人选,还需要田儋来考虑。 当然,此时起源于王不饿,专业的事情专业人去做。 商部所需要的也是专业人才,那些低级别的或许可以慢慢的培养,但是一些主要位置的官员,必须得懂行才行。 所以在人员的任免上面,田儋还是有一定话语权的。 而这也正是显示出了帝国对于商部发展的重视程度,若是没有这个心思,随便两下就糊弄过去了。 田儋上任之后,开始考量着商部的构建,以及工作的安排。 虽然重新得到了权力,但田儋却比以前更加小心了。 自己是什么身份自己清楚,这事对自己来说既是机会,也是危险,具体的要看怎么去操作了。 今日,大臣会议王不饿并没有来参加。 作为一个种马…… 啊不! 是作为一个皇帝,有义务,也有责任为帝国孕育更多的下一代。 嗯,他的皇后又到了临盆之际,所以王不饿暂时放下了一些事情,专心的陪在皇后身边。 称帝后不久,王不饿便将陈卫册封为皇后了。 如今帝国的长子都会嗷嗷嗷的到处乱跑了,而王不饿膝下也更是有了两儿一女,考虑到登基两年,虽然他有五个女人,但大臣们对于王不饿的这个效率还是很满意的。 皇后临盆这是大事,但也是皇帝的家事。 现在只是说时间快到了,还没有出现真正的迹象,所以说,这些大臣们想要偷懒显然是不可能的。 张良卸任以后,中书令暂时空缺,吏部尚书也同样一直空缺。 目前中书省和吏部负责的都是副职。 至于原因,大家当然知道。 王不饿对张良依旧是不死心,几乎隔三差五的就把张良拉过来唠唠嗑。 甚至连苦情戏都给安排上了,但张良死活就是不肯同意继续担任中书令。 而王不饿则好像是跟张良杠上了,你不来,我就不任命新的官员,然后隔三差五的让中书省和吏部的官员去张良门前哭上一嗓子,希望张良能够回心转意。 至于说身体,张良的身体的确不太好,这一点御医也证明了的,不过大多数都是一些慢性病,通过这一年来的调养,比起卸任前的身体状况已经好了不少。 而最先扛不住的,是王不饿。 一天两天的还没问题,但经过一年时间的消耗,他也能够感觉到中书省和吏部已经出现了一些力不从心的现象。 实在是现在的俩副官,暂时还没有那个能力撑起这两个部门。 无奈之下,王不饿只好将在齐地担任郡守的曹参在两个月前调回了洛阳,担任吏部尚书。 但中书令一职依旧是空缺。 “齐侯,商部那边你需要尽快拿出个章程了,这再有不到一个月,吏部就要开始今年的官吏安排了,你这若是再拖下去,今年的好苗子可就要被别人给抢走了!”曹参找到了田儋,直接说道。 其他人咧了咧嘴,但却无可奈何。 这是皇帝交代的事情,今年的官吏,让田儋先挑,就算是他看中了一些部门正在任职的官员,各部门也得放人给他。 而给了田儋这么大的权力和支持,作为代价,当然是打明年开始,朝廷的商业税收必须增加两成以上,三年内完成翻倍任务。 难吗? 只是看看的话,的确挺难的。 但实际上并不难,这就好像让一个每月只有一百块稿费的m.bgmbUilD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