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利品而来的。 但他们也不想一想,既然汉朝制定了这样的战争计划,又怎么会轻易的把这些人还给他们呢? 真是谜一样的操作! 对于处置匈奴人闹事的决定,就这么确定了下来,除了萧何说了两句以外,其他人都没有什么疑虑。 至于说王不饿为什么不召见匈奴使团? 这个原因压根就不用王不饿去解释,在场的不在场的,但凡有点脑子的都知道原因。 王不饿虽然很忙,但也不是一点时间都没有。 但匈奴人实在是太没有规矩了,出使是要递送国书的。 好,就算你匈奴人不知道什么是国书,毕竟蛮荒之地,没有文字没有文化,这个我们也能够理解。 可你想尽快见到皇帝,难道不该事先通报一声吗? 而正常的流程是,使团若是着急,会在进入都城之后立即将个人版本的国书递交给对方。 个人版的国书就是使臣将此行出使的目的写下来送过去。 人家拿到这封书信后一看,哦,原来你是来干这个事的,然后开始召集大臣针对这件事情进行商议。 该部署的部署,该调查的调查,等到这边准备的差不多了,然后才会召见你。 这个时候你在递上正式的国书,双方开始交谈具体的内容。 就算匈奴没有文字来承载这些内容,可你总会说话吧? 难道就不能让人传话过来,说一声你们来这里是干啥的? 你不传话过来,我咋召见你? 难道等你过来了跟我商量事情,然后我一脸懵逼的一问三不知吗? 换句话说,我去朋友家拜访还要提前通知一声呢,不请而至,尴尬的是大家。 在换句话说,就算是在后世,去之前也得打个电话问一问在没在家吧? 现在匈奴给人的感觉就是,我没文化,你别跟我一般见识! 我没文化,你什么都别介意! 我没文化,我说啥就是啥! 我没文化,我说啥你就得听啥! 我没文化,我让你干啥你就得干啥! 正是因为先前在途中匈奴人的表现被传了回来,加上亲眼所见了他们进入洛阳后的一举一动。 所以,别看萧何今天在议事殿说了匈奴人的好话,替他们求了情。 但实际上,也包括萧何在内,所有人对于匈奴人,是没有一丁点好感的。 就这还是使团,还是王子带队的呢,就这? 丢不丢人啊! 事情安排了下去,张不衣又派了一些禁军去帮忙。 然后议事殿,大家继续商议。 不过这会儿王不饿的心思已经跑了。 处置匈奴使团是必然的,但是处置完了以后,也必然会有后遗症的。 这恐怕会打乱了朝廷的部署。 虽然有很大概率可以判定匈奴不会冒险,但这种事情还真就说不好,毕竟墨菲定律嘛。 你越是不相信的事情,就越是可能会发生。 所以,这事不得不防! “所以,接下来……”田儋吧嗒吧嗒的讲着一些细则和安排。 “传随何!”王不饿突然开口道,直接打断了田儋。 “……”田儋一脸懵逼的看着王不饿。 大佬,俺正在将商部的工作安排啊,你这突然打断合适吗? 打断也就打断了,传随何是什么鬼? 是打算让随何去推销货物吗? 这个好像也用不着他吧? 然而王不饿却不管田儋的懵逼,自顾自的说道:“虽说现在是匈奴的虚弱期,但是也得防着点他们狗急跳墙,传令韩信,尽快回云中郡防着点,等到入冬以后再去渔阳……” 想到这里,王不饿不由觉得很是麻烦。 骑兵将领还是不够,虽然勉强提拔了周勃,但是周勃在骑兵作战这方面也是需要学习的。 而留下的一万骑兵,勉强倒是能教一些东西,但是真正的磨合却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搞定的。 “让韩信从渔阳带走一批军官去云中训练,入冬以后在让云中的军官和他们回渔阳练兵!”王不饿想了想,还是决定用这个看起来麻烦,但效果却很好的办法。 取经,过去指导,一套齐全了。 周勃也不是什么笨蛋,就先看点战例自己学习着吧,多少先打个底,往后打两仗就摸索出来经验了。 毕竟也是能当丞相的人,再笨又能笨到哪去? 想到这里,北方的事情已经暂时不需要太担心了,韩信亲自坐镇,进可攻退可守,东边周勃虽然薄弱一些,但防守还是没问题的。 匈奴只要敢来,必定会碰的满头是血。 “朕打算让随何出使南越……”m.BgMbUILD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