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里决定,将要征收各位手里的宅基地和农田,用于办教育,今后,我们市里的儿郎,也可以在家附近接受高等教育。” “所以,为了尽快拥有办学资格,我们必须抓紧时间,完成学校的修建,对于占用了各位的农田和宅基地,我们会给与相应的补偿。” “按照市里的补偿规则,我们会采用异地安迁,提供同等质量的土地和相应面积的宅基地,且承担建房资金,以及适当的经济补偿。” “不知道,你们觉得如何?” 最后。 问题甩给了他们。 一时间。 房间内又如菜市场一样,嗡嗡声一片,这条件并不赖,只是相当于搬一次家罢了,而且还有新房子住,更能获得一些钱的补偿。 可是。 农家的事。 哪有那么简单的, “经济补偿是按照什么算的?” 一个胖乎乎的年轻人问。 那轱辘转的眼神。 透漏着狡猾。 “各位,耕地和宅基地,都可以在异地安迁中,得到最公平的补偿,房屋也能换新,甚至,我们允许房屋补偿面积大百分之三十。” “也就是说,你以前的房子楼上楼下,是两百平米,新房子中,你们可以在合理预算价位中,免费修建两百六十平米的大房子。” “至于你说的经济补偿,我们是按照户口人数来的,在今天以前,只要是户口上的,无论年龄,每人可以拿到三万元的补偿金。” 大学征地的钱。 被市里包揽了下来。 比平常的标准高,毕竟,青岩市只是内陆四线城市,距离三线,都还有点距离,这个补偿标准,真的很高了,就是为了快点搞定。 果然。 一听一人可以拿三万。 不少人都激动了。 地里刨食。 一年下来,可都难以挣到这些钱,而且,一些家里人多的,直接能拿好二三十万,甚至更多,在零七年,这笔钱的购买力,着实不低。 “太低了吧。” 年轻人撇嘴。 “市里的补偿标准,你们可以去别处打听,其他补偿到位后,补偿金的数额,从来没有超过一人一万二,现在,三万,已经很合理。” 组长耐心说。 “我不管,没有五万,不搬,而且,还要市里的一套房子,乡下的农田和宅基地就算了,我不要,折现吧。”那人继续说。 好不容易碰上传说中的拆迁。 怎能放过。 “他父母前年出车祸,家里就他一个,整天胡混,家里的东西都变卖得差不多,估计他爸妈的赔偿也见底了,更别说去种地。” 村主任凑过来小声说。 “村长,嘀咕什么呢。”年轻人嚷嚷道。 “没什么,就是说说你的情况,你既然不愿意种地,更不愿意在农村生活,我们也不强求,折现要求,我们可以答应,但是,三万是原则,不能改。” “你们政府缺这两万?” 年轻人撇嘴。 “不是缺不缺的问题,而是原则,按你的说法,国家不缺那几个亿,是不是每次国家征地,都挨家挨户,一人发几百万零花?” “年轻人,账不是这么算的,如果规划再往西边半里,就没你什么事了,至于额外一套房的要求,我只能说,政府不接受敲诈。” 一听敲诈两个字。 进去过几次的年轻人有点怕,“小气,那全给我折现了。” “可以。” 至此。 除了询问细节的,再无人去多提条件,因为市里给的条件的确不错,搬个家,照样种地,还有十来万到几十万不等的补偿金。 已经是赚了。 其实。 市里给这么高。 还有另一个考虑。 那就是大学落地,周边的土地,不跟着涨才怪,不用一年,这个村的地价就能暴涨至少几倍,因此,理论上,这些搬走的,还是有点亏。 但亏的不大。 因为。 大学并不是被村子包围。 而是在开发区的边缘,一边是村子,另一边,却是开发区新纳入的商用地,要开发,除非真的有必要,市里也不会急着把村里耕地变更属性。 耕地和宅基地。 不变更属性。 就根本不存在商业开发的可能。m.BgmBuild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