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来学士院等刘瑜:“可有把握?” 刘瑜苦笑着摇了摇头,有把握,科举时怎么苏东坡做《刑赏忠厚之至论》,他也做《刑赏忠厚之至论》,苏东坡差点就第一名,是欧阳修以为他是自己门生,才压到第二;刘某人却就名落孙山呢? “过来这边说话。”苏东坡难得的没拿出才子派头,甚至还有点心虚的模样。 “我教你个办法,你要答应,不得留诸纸字。”少见的郑重其事。 刘瑜点了点头。 其他考馆职的京朝官,陆陆续续都过来了,苏东坡终于下了决心,在刘瑜耳边说道: “当年那篇《刑赏忠厚之至论》,我写‘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醉翁不知出何典,梅圣俞不知出何典!” 也就是说,欧阳修都不知道这典故,梅尧臣也不知道。 说完他竟还有些得意:“梅圣俞问我,我与他说:帝尧之圣德,此言亦意料中事耳。” 没有这典故,完全没有,苏东坡说,圣人那么伟大的人,说出这话,必然的嘛! 刘瑜真的被吓到了。 的确他是记得后世有议论过苏东坡这个典故是杜撰的。 但刘瑜以为不至于,大约千年之间,什么文物湮灭了没有考证出那个典故罢。 因为这年头的科举,杜撰典故,那是欺君的事啊! 要杀头的! 刘瑜还没回过神,苏东坡便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评事论道,多有别出机杼,自成一派的风范,我从不以为你之才学,在我之下。嗯,大约还是比我差一点点吧。不过之所以落榜,我想了这么久,今日不得不跟说,你太在意细节。不要管那么多,气势要出来,气势!记住了么?” “记住了。”刘瑜有点心不在焉。 “等等!”他突然又叫住苏东坡。 刘瑜很清楚,苏东坡把这事告诉自己,这是怎么样的信任,所以他郑重的长揖:“谢谢。” 苏东坡挥了挥手,示意他专心进去考试。 不得不说,苏东坡这学霸,给的这小抄,让刘瑜轻松了许多。 这时代行文,讲究所据有典,这下好了,只要达意,没典故就创造典故。 至于策和论的内容部分,刘瑜还当真不怕。 文章写得好不好,那叫天赋。 全是那些汉字,流传下来的小说,也只有四大名著; 都是那二十几个英文字母,偏偏就莎士比亚留名。 但内容不是,内容部分刘瑜怎么可会怕? 他一边答卷,一边创造典故。 此时还没出现的典故,就托之三代、夏商等等。 这是他做得最快的一场考试。 前后通读了若干次,又誉清了一份,第一个交了上去,潇洒离场。 出得考场,苏东坡问他考得如何? “要不和你一起杀头,要不必定能过!”刘瑜斩钉截铁的回答。 苏东坡被他吓了一跳:“你杜撰了几处?” “七八处吧,怎么叫杜撰呢?代圣人立言!” 他当然没这么疯,只是有两处而已,而且还做得似是而非,只不过故意吓吓苏东坡。 再说,还有富弼的胡萝卜呢! 如果刘瑜没能过关,那不就说明,富弼这个相爷是纸老虎,也就靠着一张老脸在混么? 苏东坡吓得脸都白了,他只是编一个典故罢了,刘瑜倒好,这弄了七八处? “交友不慎!交友不慎!” 刘瑜看着好玩,扯着苏大胡子:“交友不慎,当浮一大白!走吧!”M.bgmBUiLd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