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刘瑜郑重其事这么一问,剥波倒就不太敢确定了,老老实实把他怎么听到传闻,从头跟刘瑜说了。 这个消息,却真的就是刘瑜如获至宝了。 无他,如果李宫八族领到了瞎征的命令,说明姚兕带着筑录羽城逃亡的大略方向,就是从李宫八族的地盘过来。 “经略相公,末将请领两千军兵出战!”刘昌祚听着就激动了。 刘瑜被吓得眉毛都扬了起来,这抽什么疯? “子京大哥,现时两千军兵,守城接应都不太够,能做出压迫之势,已是难能可贵的事了,怎么可以轻启边衅?”刘瑜苦笑着反问道。 刘瑜是愤青,不论是哪个时代的刘瑜,都是愤青,这点是没有改变的。 但在大宋这二十年,他渐渐地背负起很多负责之后,就有点愤不起来了。 开战,这是很容易的。 甚至于死,在这个时代来讲,也同样是很容易的。 但打完怎么办? 比较刘昌祚领了两千兵去出战,就算他打赢了一场,后面呢?李宫八族,八个族啊,就算小部落,那怎么着也能凑出个两千骑吧?如果把能上马拉弓的都算上,那凑个四五千骑也不成问题啊。 要知道,冷兵器时代,一个骑兵的战力,至少要等于二十个步兵啊! 而刘昌祚手下二千军兵,除了蕃部过来的千余人是有马的,其他都是步兵啊。 怎么打? 刘昌祚再有本事,那也得有兵马啊。 一千骑,一千步,去对人家几千骑,这不是去打仗,这是去找死。 但刘昌祚很少见地沉默了几息,然后开口道:“相公,借一步说话。” 借一步说话,是因为刘昌祚是个讲究人。 他不希望在左右人等面前,去反驳刘瑜的话,去质疑刘瑜的权威。 其实如果不是有结拜这一层关系,也许刘昌祚都不会提出借一步说话,他性子就是这样。 刘瑜点了点头,挥手示意其他人退开,示意刘昌祚只管说。 “只是兵少,方才要出城浪战!”刘昌祚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并且他紧接着跟刘瑜分析:“后面还有蕃部的兵马,还有弓手等等,等他们一到,守城便有了人手,相公也不必太过担忧。” 刘瑜苦笑道:“子京大哥,说实话,打仗,我是真不懂,你要觉得行,那就按你的章程办吧。但你要记住,我今儿也把话说明白:千万不要指望我能在战阵之上,能帮上什么忙,也不要指望我能守城!若你野战吃了亏,也别指望我能领兵去救你,不可能的,不是我没勇气,是我没这能力。” 大约刘昌祚没想过,刘瑜会没下限到这层面,当场就愣住了。 城头的气氛一下子就显得有点尴尬,刘瑜自己也觉得,身为安抚使这样子开口,有点丢脸,但想了想,他还是没有去说上两句壮怀激烈的话来挽回面子。 因为他知道,有些事,真的不能吹牛逼。 如果刘昌祚真的要出战,那他就必须保证,有绝对的把握。m.BgMBuIlD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