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之细水长流

第76节


——他出门, 不管去哪里都只坐轿。
  “每年除夕、冬节、清明、中元, 谢大爷都会回谢家村祭祖。我见过几次。”
  “谢大爷祭祖也是去谢家村,跑咱村干啥?”
  “跑错路了呗!”
  众人一阵哄笑。似乎富贵如谢家,走错路是件很好笑的事儿。
  听着旁边的议论,郭氏却想到午饭时大房拿来的点心就是谢家大爷送的。而且大房现就住在村西,正是这马车过来的方向。
  现这大房,郭氏禁不住寻思:到底还有啥能耐,竟然能招谢家大爷除夕上门?
  郭氏很怀疑大房手里还有其他发财路径––比如, 先前白得一个庄子的法子,大房至今还没露过一丝口风。
  郭氏思揣良久都不得要领。以致晚上守岁都还在琢磨这件事。
  郭氏想和丈夫李满仓说说这个事,但奈何今儿是除夕,丈夫和三个儿子现都在西屋炕上陪公婆守岁。
  想起往年除夕都是三个妯娌带着家里的女孩儿在堂屋守岁。其中大房嫂子王氏虽然不大说话,但三房弟妹钱氏却是个爱说笑的,故而郭氏也从未觉得冷清。
  今年分了家,钱氏得留在她自己屋里守岁。于是堂屋里现只郭氏和她闺女李玉凤一起守岁。
  堂屋里没有铺炕,只有一个火盆。许是因为屋里人少的缘故郭氏觉得今年的堂屋特别的寒冷。冷得她闺女李玉凤坐都坐不住,直在屋里转圈。
  郭氏瞧着心疼,低声道:“玉凤,你去东屋炕上坐着去。娘一会儿也来。”
  打发走闺女,郭氏去了厨房。厨房的灶上煨着两大锅红枣茶。连带的躺罐里的水也被焐得滚烫。郭氏装了一茶壶热水送进了西房。
  西房里人声鼎沸,包括李高地、于氏在内所有人都围坐在炕上。郭氏一进门就感觉到扑面而来的人气。
  郭氏过年也想有这样的热闹,但她知道最少还得七八年——她得等她儿子贵雨的媳妇进了门替了她现在的活计才行。
  瞧见郭氏进来,屋里先是一静。于氏见郭氏提着茶壶便笑道:“郭家的你送了这壶茶后也回屋歇着吧。现才二更天,离吃枣子茶还得好一刻呢。”
  “暧。”郭氏答应着放下了茶壶。目光扫过炕桌,郭氏看到桌上摆放着的苹果、桔子、炒蚕豆以及一包花生糖。花生糖的纸袋子上并没有贴红绿纸。可见不是中午大房送来的谢家花生糖。
  得了于氏的话,郭氏从西房敷衍出来后就进了自己住的东屋。
  瞧见郭氏进屋,盘腿坐炕上剥橘子的李玉凤立刻问道:“娘,奶奶她们在吃什么?她们在吃大伯午晌拿来的点心吗?”
  “那点心,”郭氏嗤笑道:“你就别想了!”
  “统共就没几块,而且家里还有你三叔在。”
  耳听郭氏如此说,李玉凤颇为泄气。
  不想郭氏话锋一转说道“你若真想吃那点心,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
  “嗯?”李玉凤诧异的抬起了头。
  “那点心是你大伯家的,”郭氏说道:“明儿大年初一,按规矩你要去你大伯家拜年。”
  “到时你大伯会给你们果子吃。”
  “对呀,”李玉凤也想起来了,高兴说道:“那我明儿一早就先去大伯家拜年!”
  “早去没用,”郭氏耐心地教女儿:“去早了,你大伯和红枣都不在家。”
  “他们一早就得来给你爷爷,二爷爷和族长拜年。”
  “这点心稀罕,想必你大伯家也不多。若只你大伯母在家。她可不会随便拿这点心出来招待人!”
  李玉凤一想也是便点头道:“嗯,那我就等大伯在家时再去。”
  “你大伯在家也没用,”郭氏道:“你得趁红枣在家。”
  “红枣?”李玉凤完全听不懂她娘的话。
  “对,红枣,”郭氏强调道:“你大伯疼红枣,家里的点心一定准红枣吃。”
  “只要你和红枣在一处,难道她好意思独吃点心而让你这个姐姐干看着?”
  是呀!李玉凤恍然大悟。
  “明白啦?”郭氏问道:“现你知道明儿该怎么办了吧?”
  “明儿你去你大伯家讨果子时,得记得把红枣带出来和你们一起玩。”
  “嗯!”李玉凤点头表示明白。她甚至还想到往后她也可以邀红枣一起出来玩,如果红枣真的有点心的话。
  怕女儿还不明白,郭氏想了想又补充道:“玉凤,你不是一直都想要件棉袍子吗?”
  “咱家虽没钱给你买,但你大伯家可有的是钱。”
  “只要你哄好了红枣,然后让她跟她爹说一声。”
  “下次你大伯买衣裳时捎你一件。你不就有了吗?”
  还能有棉袍子?李玉凤的心更热了。
  郭氏心里合计但嘴上没说如果玉凤能得了大房的好,只怕将来出门时大房添妆给一两样银器都是有的。
  今儿王氏来家虽只戴了半副头面,但郭氏瞧王氏手上两个镯子的分量比族长家大嫂子手上戴的那两个不差,便就知道王氏这套头面,挑心插鬓一准都是有的,只是没戴而已。
  以大房现在给红枣花钱的势头,郭氏坚信将来红枣出门,大房一准的要赔送银头面。
  这亲女儿赔银头面,给大侄女儿送一两件银器,还不是该的
  而且,若玉凤能似红枣一样得了李满囤的欢心,只怕直接给一副银头面也是有的。
  大房有山头、有铺子、有庄子,一年最少也能剩两百吊钱。大房就那么几口人,吃死花死也用不了一百吊。这下剩的一年最少也有一百吊。M.BGmBUildING.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穿越之细水长流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