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之细水长流

第118节


进城去给三十三家巷的铺子挂了“桂庄土产店”的牌匾,于是李满囤的第二个铺子就算开业了。
  铺子开业三天,鸡蛋和腌鸭蛋卖了不少,蔬菜和猪草卖得也还行,只粮食生意却没有成交一桩。
  明明粮食的牌价和蔬菜鸡蛋价钱是挂在一起的,但进店的客人偏是都跟没看见一样连个问价的人都没有。
  余庄头给李满囤说店里情况,红枣在一边听到,便插口道:“爹,既然客人不知道咱家铺子卖粮,那咱家铺子就再挂块‘李家粮店’的招牌呗!”
  红枣前世的公司,哪一个公司门口不是起码挂了七八块总公司和旗下各类子公司门匾?甚至就连保洁和安保,也都有个物业公司的牌匾。品牌意识,深入人心。
  现铺子的顾客不清楚自家铺子的经营范围,在红枣看来,也就是个多挂一块牌匾的问题。
  “啥?一个铺子挂两块招牌?”李满囤在城里别处可没见过这样的铺子,当即摇头道:“街面上好像无人这么做。”
  “爹,”红枣不以为然地反驳道:“你还记得咱们去城隍庙敬香。”
  “那庙的大殿上不也是是挂了许多的匾吗?”
  “我听人念有`佛光普照`,`海天佛国`,还有啥啥的。”
  经红枣这么一说,李满囤也想起来了,城隍庙大殿的屋梁,不拘前梁还是后梁,都挂满了城里百姓敬献的匾,能有上百块。
  李满囤虽然不敢拿自家店铺和城隍庙比,但无论是“李家粮店”还是“桂庄土特产店”牌匾,任何一块都无法完全展示铺子的生意,而他,一时半会的,也想不出更合适的铺子名。
  “先就这样吧,”李满囤告诉余庄头:“横竖咱们三十三家巷的铺子有两个门面,你就做两个招牌,一个‘李家粮店’,一个‘桂庄土特产店’,两个门面各挂一个。”
  余庄头想和李满囤说这样做不大妥当,毕竟全城没一家店铺这么干,但因提不出更好的建议,就只能答应了。
  先就这样干吧,最后余庄头破罐子破摔地想:横竖朝廷律法也没限制铺子挂几块招牌。三十三家巷的店就先这么挂着。若真有什么不合适,大不了到时候把两个门面中间的墙再砌起来,也就是了。
  于是,在余庄头让人新做好一块“李家粮店”的匾后,李满囤又进城去给铺子挂了一次匾。
  说来也怪,三十三家巷的铺子自多挂了这“李家粮店”的匾后,还真就有了粮食生意。由此,李满囤的店就开启了雉水县一个铺子挂多个牌匾的新潮。
  第119章 前往青苇村(四月初一)
  李桃花家四月初二上梁。李满囤作为娘家舅爷当提前一天, 即四月初一就得把馒头、糕、糰、粽子、酒、糖、鱼、肉、万年青、摇钱树这十样上梁礼给送去。
  因上梁礼种类较多, 李满囤担心有遗漏,故特地磨了墨, 拿纸给写上。
  练了一个月的字,李满囤虽然长进不大,但因学习了基本的构字法, 故而错别字明显少了——他当下的几个字都写得无比正确。
  红枣难得见她爹拿墨写字,便好奇地立一边看着,眼睛瞄到最后两样,不觉好奇问道:“爹,这摇钱树是啥?”
  前世红枣家客厅摆过发财树和金钱树, 红枣自己的办公桌也长过铜钱草和钱串子(多肉),她还真没见过摇钱树。
  “摇钱树, ”李满囤忍不住笑道:“其实就是柏树。”
  “咱们村新媳妇的陪嫁中都有一棵万年青和一棵柏树, 柏树上还要挂上铜钱,寓意‘钱百万年’”。
  本来新娘子晒嫁妆是许人随便瞧看的。但李满囤和他媳妇王氏因自身多年没生儿子的缘故在族人办喜事时他两个人都自觉避让以免徒生口舌, 遭人辱骂。连带的他家闺女红枣也没就见过摇钱树。
  除了婚嫁, 上梁也要送万年青和摇钱树。比如去年秋李满囤新宅上梁,论理王氏娘家该来送上梁礼,但因李满囤想着王家穷寒,负担不起人情礼物和路费,故连提都没提。
  “还记得老宅大门进去左手边有几棵柏树吗?”
  经李满囤这么一说红枣也想起来了:“记得,还有好几棵万年青。”
  万年青的花虽说一般,但冬天结的红果子则跟红珊瑚似的特别红润, 让红枣印象深刻––就是可惜不能吃。m.BGMbUildiNG.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穿越之细水长流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