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识过李满囤的字,谢福以为李满囤的学识尚不及他家庄头余金富。 就是余庄头,谢福也不以为能写出颜体——谢府于庄头们的要求只是字迹清晰工整,似书法这样的学问,只有打小就能给少爷做书童然后有机会进书房伺候笔墨才能有。 谢福说得婉转,谢子安却是听出了他的言下之意,轻笑道:“也不尽然!” “东坡曾语:书到今生读已迟,这读书文章原多是宿慧。” 谢福自幼就和谢子安见天的在一处,故知道东坡这句话。当下听到,心神俱是一跳。 所谓“宿慧”,谢福暗想:就是从前世而来的智慧。似前人野史笔记所提及的宿慧之人,无论东坡、佛印,还是山谷、阳明,都是大文豪大学问家。现大爷既说红枣小姐有宿慧,那他对红枣小姐可不是一般的看重。 “罢了,不说这个了。”谢子安嘴上如此说,心里想的却是红枣八字贵重,福德双全,只怕生而知之也是有的。 丢下字迹问题,谢子安方看礼单,然后又看了礼物,最后笑道:“李家这粽子真不是一般的大。也不知道味道如何?” 闻言谢福赶紧地叫人送来了碗筷和白糖,然后亲自给谢子安剥了一个粽子,结果谢子安不过尝了一口就丢了筷子,兴致缺缺地说道:“这粽子我瞧着倒还是咱们家的好些。” “大爷说的是,”谢福接道:“不过,这次小人去李老爷家喝的一碗奶茶倒是有些独特,和先前小人跟随大爷在京都时喝过的奶茶完全不同。” “嗯?”谢子安眼皮抬了起来。 谢福见状赶紧道:“京都的奶茶都是咸口,然后还要放牛肉和奶干。李老爷家的奶茶,是茉莉花茶和奶,然后加糖,是甜口。” 说着话,谢福眼角余光看到谢子安手指在桌上轻磕了两下,赶紧道:“小人这就下去准备!” 第141章 吹毛求疵(四月三十) 李满园家出来, 李满囤带着红枣回了自己在村里的宅子。 “明儿就开镰了, ”李满囤告诉红枣道:“我刚想起来咱这宅子里还有十来把镰刀,现倒是趁手拿回家去磨磨, 明儿割麦好用。” 割麦和割稻不同,割稻是镰刀越割越快,割麦则是越割越钝。基本上割稻, 一季准备个三把镰刀就够使了,而割麦则一亩地就能磨钝六把刀。故而割麦时节,镰刀是准备得越多越好,而磨镰刀则是所有人的日常。 “爹,”红枣迟疑问道:“明儿你要下地割麦?” 割麦是所有农活中最辛苦的活计, 没有之一——割一天麦,割麦的人能跟烈日下暴晒的咸肉一样肉眼可见地黑瘦一大圈。 红枣舍不得她爹吃这份辛苦, 就琢磨着怎么劝她爹别去割麦, 横竖她家现也不差她爹那份工。 “嗯!”李满囤看着宅子对面田野里随风翻滚的麦浪点头道:“咱家在村里就三亩麦子。我准备一天割一亩,正好割三天, 如此就能赶在五月初四芒种前割完。” “咱家虽有十一户庄仆, 但庄子里也有近百亩麦地,此外还有菜地和羊群需要收拾。他们割麦割得再快,也得四、五天。” “这夏收原就是‘龙口夺粮’,和老天爷比快。我若只管等庄仆收完庄子里的麦子后再来村里收,到时天若下雨了、刮风了、砸冰雹子了可咋办?这大半年的收成可就全完了!” 这世生活七年,现红枣也知道 没有前世的现代农业技术,完全靠天吃饭的庄户对于触手可得的丰收是多么地看重——俗语“芒种到, 无老少”,说得就是芒种时节所有人都在地里或者晒场玩命劳作。 似前世吐糟职场辛苦的那句“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牲口用”流行语搁这世根本行不通——夏收时节,这世所有人都把自己当M.bGmBuiLD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