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庄村是红枣的出生地,村人讨要喜糖是天经地义。谢福闻讯不敢怠慢,赶紧的让小厮挑了四筐花生糖、芝麻糖、喜糕、喜饼出来散给村人,村人方让出了路。 接着仪仗在经过大刘村时,被大刘村的人也讨了一回糖后方才进了城。 花轿行到谢家大宅门前,鞭炮声立刻响起,开道锣和肃静回避对牌收起,吹打们则依旧吹着《抬花轿》步进了大门。 四个抬着抬盒的小厮在大门外的石阶前拉下抬盒的开关。 随着“哗——”的一声,抬盒里的红花生、绿花生、红核桃、绿核桃立刻倾泄出来,滚撒了一地。 周围看热闹的小孩子一见立刻欢呼着从人群里跑出来抢捡核桃花生。 于是红枣坐的花轿便就从好几十个孩子群中穿过抬进了谢家大门。 再一次听到长时间不停歇地鞭炮声,闷在轿子里被百合香熏得快睡着了的红枣不觉精神一振,心说:可算是到了! 狭窄的空间,幽暗的光线,红枣想:幸好她心理健康,没有幽闭恐惧症,不然这一路被轿子关下来不神经也疯魔——轿里空间可比前世电梯还小! 说实话,这长路途的坐轿子可真不是什么美好体验。 不过,轿子里眯了这么一会儿精神倒是好了。红枣眨眨眼睛,思起昨儿夜里亮灯睡觉的事,不觉暗想:难不成这喜轿设计成这样其实是考虑到新娘头晚睡眠不好,所以有意让新娘子在轿里给补个觉,然后有精神参加接下来的仪式? 拿帕子擦擦眼睛和嘴角,红枣活动腿脚,消除麻痹,然后又低头理好裙摆和衣袖。等一切收拾妥当,红枣便挺直腰板,端正坐好。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红枣想:今天是她入住谢家的第一天,得给所有人留下一个端庄贤淑的美好印象。 轿子跟着吹打和谢尚一直行到明霞院院门方才落轿。 看到轿子落下,周旺上前给轿夫们发了红包。 轿夫们拿到红包,掐捏后知道是银子,一个个喜逐颜开。 收好红包,轿头上前卸了花轿的前轿门,于是谢尚便看到了他忙活整三天才娶进门的蒙头小媳妇。 看到小媳妇端端正正的坐在轿子里,手脚摆放和上轿时一样,谢尚心里满意——是个守规矩的媳妇! 谢家来接轿的全福人袁氏拿来红绸扎得比人脑袋还大的红花,一头交给谢尚,一头交给全喜娘,由她递到红枣手上,然后又嘱咐红枣拉好。 由全喜娘和袁氏扶着走出花轿,红枣低头看到自己的脚踩在红毡上,不觉想起她爹李满囤——可惜她爹没来,红枣抿了抿嘴,不然再来段婚礼进行曲,就完美了! 因为人多,明霞院正院堂屋统共就摆了四把椅子,其中谢子安和云氏居中而坐,坐了主位。 谢老太爷也在。他慈眉善目坐在上首的椅子上看着站了满屋的子孙呵呵笑道:“这一转眼尚儿也娶亲了!” “这俗话说‘成家立业’。尚儿既成了家,子安啊,这家里的家务你就当让尚儿跟他媳妇给管起来才好!” 屋里众人听得目瞪口呆。心说这老太爷啥意思? 让十一岁的谢尚同他那个才七岁的乡下小媳妇管家务? 一想到当年谢子安成亲后接管家务时的各种鸡飞狗跳,不少人的脸色当即变得极其难看。 好容易安静几年,不少人心说:又要折腾?而且这谢子安正当壮年,他把家务给了尚哥儿,自己又干啥? 心思灵巧的,比如谢子平,他想到刚刚的秋试,不觉沉吟:谢子安这是铁了心要走科举了吗? 谢子安科举有成,却是有益家族富贵,但如此一来,这谢子安一房人的势岂不是更大了? 谢家聪明人不少。许多人听了谢老太爷这句话,再看到踩着族新红毡走进来的半大谢尚和虽然蒙着盖头看不到形容但身量比谢尚更矮小的红枣,脸色当即变得复杂——他们这些叔爷,往后得在这m.bgmbuILd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