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第一顶皇冠(九月二十六) “红枣,”看完红枣的《赤壁大战》,谢尚神色颇为复杂:“你写的这个虽说有趣,但这谬误却是不少。” 红枣眨了眨眼睛道:“大爷,我知道。” “我知道诸葛亮虽然参与了赤壁之战,但他的主要贡献是促成了孙刘联盟。” “我还知道草船借箭的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三国志·吴书·孙权传》明确写道:‘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着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史书上火烧赤壁的主意其实是周瑜提的。周瑜生为三军统帅,必有预判天气的本事。比如大爷说天要下雪,就从没错过。故事里面这段诸葛亮借东风完全就是为吸人眼球瞎掰的……” “曹操在华容道逃跑时为了激励士气,有史记载的是笑了一声,现文里的三声是为了逗人发笑……” …… “大爷,你说我说的对不对?” 谢尚讶异:“你知道?” “你既然知道,你还这么写?” “大爷,”红枣解释道:“我写的是故事话本,又不是历史考据!” “真研究学问的人都看《三国志》、《资治通鉴》去了,又怎么会来看我这个女流写的话本?” “大爷,我写话本为的通俗好看,而不是考据!” “可你这样有误人子弟之嫌!”谢尚摇头道:“不妥,不妥!” “要不这样,”红枣建议道:“大爷,你给我这个话本写个序,开篇说明这就是个打嘴磨牙的茶话故事,然后再列出和史实不符的地方,就不会误导了!” 谢尚无奈:“红枣,你就非得这么写?” “大爷,”红枣哀求道:“你看我好容易写了这许多字,而且我觉得我这个故事比我爹看的那什么《莺莺传》《长恨传》强多了,不能印成书多可惜?” “要不,大爷”红枣再次建议道:“印书的时候我再搁这标题注上‘话本’字样,内里加上一句‘本故事纯属虚构’,书上也不署我的真名,以免带累了大爷的名声。” “这话本署名就写细水笑笑生好了。” 为了赚钱,红枣也是拼了。 不过这《赤壁大战》的原作者不是她,红枣觉得不署自己的名挺好! 红枣本想署“罗贯中”,但因不确认这世是不是还会有这个人,便参照《金瓶梅》的作者名随口掐了个“细水笑笑生”。 谢尚看红枣说得不是一般的可怜——甚至都说出了不带累他这样的话。 对着红枣期盼的大眼睛,谢尚于心不忍,实在说不出拒绝的话。 谢尚低头又翻了一遍书稿子,发现诚如红枣所言,单纯从故事讲确是比市面上的话本都强,就点头道:“那就只此一次。” “说好了,不署你的名,然后我再替你写个序,澄清史实!” 眼见谢尚妥协,红枣激动得抱住谢尚的胳膊道:“大爷,你真是太好了!” 被红枣发了好人卡的谢尚也觉的自己这个丈夫做的着实不错,咳嗽一声清清嗓子,板着脸强调道:“就只这一次啊!” “没有下回!” 八月底红枣翻出自己的小本本,发现九月要做如下事: 1.安排秋收,每五天确认进度; 2.安排制作冬衣,十月初船送进京; 3.《赤壁大战》印刷,十月初装船; 4.清理炕洞,包括大宅和祖祠; 5.清理冰窖,准备存储秋果; 6.庄铺生意:准备十月结婚潮需要的布匹、喜糖等货品; 7.厨房:做桂花糖、蜂蜜柚子茶、桂花酿、皮蛋、咸鸭蛋; 8.初一、重阳、十五家宴; 9.重阳节礼,其中初六回桂庄给娘家送重阳糕,初七给县太爷、教谕等送礼,初八打发人去赤水县、合水县给大老爷和婆婆娘家送重阳节礼,初九给老太爷、谢家十二房人送礼; 10.十九佛期:布施寺庙灯油柴米; 11.生日:若干; 12.二十六生日,和父母送礼收礼 …… 整好计划,红枣便把任务都分了下去,然后又抄了一份给谢尚。 谢尚看到九月二十九六这个日子,思了好一刻才把计划表给了显荣。 为了红枣生日,谢尚其时已花三百两银子让城里银铺掌柜替他在府城收了一颗很大的方形祖母绿。 但现在谢尚觉得有必要再问一回红枣的想法。 谢尚问道:“红枣,你现也集了几颗宝石了,现就不知道这头面你想打成什么样?” “大爷,”红枣沉吟道:“我想打个把分心、挑心、花钿、满冠等头面组件都连在一处的方便头面。” “家常梳头时往头上一戴就成。” 红枣用这世的头面做类比以便让谢尚接受她的皇冠。 谢尚:“类似成亲时的凤冠?” 红枣:“意思一样,但不必那么隆重。” 想想,红枣提笔给谢尚画道:“大爷,我想把头面里的花钿加长,加成一个圈儿直接套在发髻上。” 所谓花钿就是前世的花M.BGMBUILd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