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怜惜陈宝,但在送礼这件事上,红枣并不打算越过她爹去——礼法上她只是表妹,她爹可是陈宝的娘舅。 她抢她爹的风头没意思! 事实上红枣还在对是否送绸缎心存犹豫。 绸缎价贵又不禁穿,根本不适合青苇村,远不及等值的布匹或者银錁子实惠——一匹绸缎可换五匹细布或者十两银。 但她送礼代表谢家,若不送绸缎只送布,红枣又担心她姑多心,觉得自己看不起她家。 谢尚也知送礼关系重大,红枣既说够了,便不好随意加减。 不过谢尚也不是随便被劝退的人。他想想后问道:“红枣,你不再捎些礼给你舅爷、舅奶奶、姑父和姑妈吗?” “似平常不来往走动也就罢了,但你这回既然送礼上门,我总觉得你越过几位长辈,单给陈玉表哥贺礼有些于礼不合!” 俗话说“人要脸,树要皮”。谢尚不差钱,就看中脸面和名声。这是他第一回 去青苇村送礼,自不愿落于人后,堕了他谢家的威名——谢尚犹记得头回见面,陈玉问他“你家是做什么的?”这句话。 这亲戚的都没听说过自家,谢尚心说:这亲戚的亲戚,岂不是就更不知道了? 谢尚觉得有必要给自家在青苇村树树名——扬名显亲,孝之终也! 红枣想着她舅爷舅奶奶年岁比她爷还大,便觉得谢尚说得有道理。于是红枣又拿了两坛酒、暗红、黛蓝两匹绸缎和蓝红青、紫两匹细布、两对金银錁子荷包以及两包糖等四样礼。 谢尚见状犹不满足道:“红枣,你该再拿些吃食。你倒是把京里来的火腿、酱豆腐、蜜饯、京八件这些咱们本地没有的都拿些给长辈们尝尝!” “也算咱们的孝心!” 红枣拗不过谢尚,只得在心里跟她爹说声抱歉,依言拿了谢尚点名的京里物件来。 第361章 黄牛来了(十月十四) 九月二十八从雉水城发出来的书,九月三十到了府城甘回斋铺子,正赶上十月初一上市。 自从八月节新华容道上市又脱销后,很多人没事就来甘回斋兜兜转转——买不到的想买,买到的想看有没有其他新货以及一大把等着看热闹或者想转手发财的人。 结果没想等了一个多月,都没等来新华容道。 有那性急的今儿一大早又来问掌柜:“我说掌柜的,这华容道你们铺子怎么还没货?这都过去多久了?” 掌柜赶紧抱拳打招呼道:“这位客官,不瞒您说,这华容道做起来实在费工,一个成品从木头开雕起算耗时要近三个月。我们东家也愿意赚钱,但这货供不上实在是没法子的事。” “客官,要不您看看小店新到的《赤壁大战》话本如何?” “话本里就有跟华容道里一样的人物画像!” “嗯?”问话的人一愣,转道:“那你拿我瞧瞧!” 掌柜的拿来书,对方一看封面就批评道:“细水笑笑生是谁?怎么没听说过?” 掌柜秉着和气生财的原则沉默赔笑。 来人懒得看序,先翻看一回图画。眼见确是和他先前买的华容道一样,只是没有涂色,不禁又批评道:“这画也没给上个色?” 摇摇头表示不屑,来人又翻看章节目录。 看到第一回 目是《三顾茅庐》、然后依次有《火烧博望》、《火烧新野》、《单骑救主》、《大闹长板》、《舌战群儒》……《蒋干盗书》、……《草船借箭》……《火烧赤壁》……《败走华容》…… 一目十行扫完目录,来人又与掌柜批评道:“这章节名拟得也太马虎了!市面上这许多话本哪有一本似这样的?” 作为一个起名废,红枣根本无可能整出这世话本惯行的七字对联一样的章回名字——就这四个字,已然用尽了红枣的洪荒之力。 谢尚倒是能替红枣拟名。但谢尚觉得题已达意,没必要再画蛇添足——似《论语》、《孟子》等章节名不多是四字五字吗?m.bGMBUILD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