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和二伯来时听说你在睡觉便说你读书辛苦,不让叫你,放下东西就走了!” 李满囤终于感到了一丝不好意思。 洗脸洗手,李满囤给堂屋的金魁星上香祝祷了好一会儿。 放下手,李满囤回头看见王氏在他身后也是念念有词,不觉奇道:“你念的是啥?” 王氏忍不住笑:“今儿你喝多了,红枣看我着急,教我的,让我求魁星保佑你‘考的全会,蒙的全对,超常发挥,逢考必过’。我听着极有道理!” 李满囤…… 早起,李满囤上香时想起昨晚的事,便在往常的祝祷词后又加了一段…… 坐车去县衙,李满囤又带上了儿子——他得让儿子去县衙看看他的荣耀! 县试第二场,人比第一场少了有一半不说,考桌也是按第一场的名次排列,故而李满囤这回坐在了第一排,邹进一落座就能看见。 过去三天邹进已然通过管家邹用了解了李满囤的生平,现看到真人不觉感慨:谁能想这第一场《四书》背默全对的李满囤只上过三年村识字学堂呢? 想一场县试几百考生,多的是寒窗十年、几十年的学子,结果才三人全对——对于全对者邹进根据书法取第。 可见这李满囤的勤奋。 易云:天道酬勤。邹进想:李满囤能走到现在固是有运气成分,但也少不了自己的刻苦上进——城里富户多了,但似李满囤这样上进的委实没有。 他做为一县父母,有教化地方之责。现李满囤的经历雉水城人人皆知,所以但凡李满囤文章做得能看,倒是可做个“天道酬勤”的典范。 休息得极好,加上没一点心里包袱的李满囤答起第二场《五经》的背默卷来,有如神助——真的是考的都会啊! 傍晚交了卷,李满囤高高兴兴地告诉灰头土脸的陈玉道:“今儿我又全答出来了!” 陈玉…… 二月初八发榜,李满囤考了县第二。 听到消息,红枣都懵了。 “大爷,”红枣问谢尚道:“你不是说我爹《五经》背得还不够熟吗?” 谢尚坦然道:“那只能说运气好吧!” “就似你说的,考的全会,蒙的全对,超常发挥,逢考必过。” 红枣…… 红枣又问:“大爷,那咱们今天还要去贺喜吗?” “不用了!”谢尚摇头道:“岳父有这两场成绩做底,这回县试已经当差不差了。” “岳父苦手的是诗文,我拿两篇文章析构让人送去给岳父临时抱抱佛脚倒还罢了!” “诗就没法子了,但求他考时不要错韵吧!” 第390章 套路作文(二月中旬) 科举里成绩判定最主观的考试就是县试。 县试作为科举里最低级的入门考从出题到阅卷再到排名全都是县太爷一个人说了算——基本上他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不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谢尚自觉学问不错,但面对新来的知县邹进还真不敢轻言县案首——天知道这位邹大人会不会为了自己的官声而有意避嫌,故意地压他县试排名? 外人眼里都只看到谢尚和邹太爷兄弟相称时的威仪,殊不知其时谢尚内心里不可与人言的担忧和烦恼。 俗话说“文如其人”。为了在县试时能知己知彼,投其所好,谢尚自邹进上任后便一直分析研究邹进的文章——谢尚列出邹进甫一见面时送他的文集中每一篇文的主题立意,圈出文中用到的典,由此统计分析出邹进的治学思想、喜看的书、欣赏的人,然后再针对性地去读邹进喜读的书,了解他欣赏的人物的生平和诗文。 做足功课后谢尚方仿着县试的要求自己押题做了文,拿去请老太爷给修改润色,回m.BGmbUILd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