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之细水长流

第444节


定年岁犹自刻苦上进的人在考察其德行后可奖励童生功名以激发其他人奋进。
  李满囤因为名字够乡土,加上年过不惑,且《四书五经》背得够熟练便好运地进入了陈绍的视野,被视作教化地方的典型。
  第二天发榜,师爷一早便装成一个等榜的考生在府衙对面的茶楼占了个座儿。
  榜单一出来,茶楼立刻就沸反盈天的议论开了。
  师爷喝着茶淡定地听着着周围人相互道喜或者彼此安慰、然后开始寒暄:议论本榜案首谢尚、谢尚的父亲谢子安、谢子安的爷爷谢老太爷、谢尚媳妇名下的甘回斋、甘回斋销的七巧板、华容道、《中馈录》、薄荷糖等等以及接着如此一番的议论第二名、第三名……
  终于有人提道:“这李满囤是谁?”
  “他家干啥的?怎么取了这么一个名字?别是个庄户吧?”
  “就算是个庄户,念书时先生不也会给取大名吗?”
  “这李满囤是那个县的?他这个县的私塾师傅都不给学生取官名的吗?”
  涉及一县声名,雉水县的人坐不住了,有人出声说道:“李满囤老爷出身庄户,先前就没念过书!”
  “没念过书?”一屋子人,连带师爷在内都惊呆了——这没念过书的人都能考府试三十二,敢情他们这些年念的书都念到狗肚子里去了?
  “真的?假的?”反应过来,询问的口舌就多了。
  “当然是真的。”雉水县的人道:“你到我们雉水县大街上随便找个人打听就知道李老爷五岁死了娘,他爹娶了后娘,后娘待他不好,李老爷少年时候就念了三年村学堂,没念过一天私塾。”
  “真没念过书啊?那怎么能来考试的?”
  雉水县人:“自己上进呗!听说他自从发了财后就去城里书铺买了许多书回去念。书铺伙计老板都认识他!”
  闻言师爷赶紧用心记下以回去给上司陈绍汇报。
  “哎哟妈呀!”听的人无不惊叹:“这不用人教,自己看书就能看明白,然后就来考试,还能考到府三十二,这天资也太好了吧!”
  “有没有人教,这个事说不好,”雉水县人替李满囤老爷谦虚:“毕竟这李老爷可是今儿案首谢大爷的岳父。而谢家书香门第,谢大爷和谢老爷都是饱学之士,但凡有他们指点,李老爷有今儿成就也不足为奇。”
  “你看今科雉水谢氏人来了八个,这第一场全中了前五十。”
  师爷听得一脸震惊,心道:李满囤是谢尚的岳父,为了避嫌,大人这个典型怕是不好立了!
  “李老爷竟然和谢翰林是亲家?”
  围观群众发出了比刚刚知晓李满囤没念过私塾更大的惊呼:“他就是谢李氏的爹?”
  “写那个《雉水谢氏中馈录》的谢李氏的娘家爹?”
  提到红枣,雉水县人都不自觉笑了:“李老爷可不就是谢大奶奶的爹嘛!”
  “谢李氏谢李氏,这个李字就是随了李老爷!”
  “怪不得!”众人恍然大悟点头道:“俗话都说‘女儿肖父’。谢大奶奶才德兼备,李老爷想必也是如此!”
  师爷也知道谢李氏,但没想这样一个才女的出身竟然是个庄户。
  “那是自然!”雉水城人认同道:“现外面人都知道我们雉水县出枸杞,周围几个县也都是跟着我们县沾光卖枸杞发财。但却少有人知道我们县第一个卖枸杞的就是李老爷。”
  “就是十年前李老爷拿了枸杞去药铺卖,我们城过半人家从此才多了条生计,甚至连县城都升成了大县。”
  闻言师爷的下巴砸到了地上——占江州府商税极大比重的枸杞生意的根源竟在这李满囤身上!
  师爷觉得他又要修正自己m.bGmbUiLDInG.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穿越之细水长流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