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即便是知行最大的将军家,能维持旧有的常备也已经很难得了…… 各藩武备问题解决后,更为棘手的对夏和约便放在了天皇朝廷、幕府及全体诸侯的面前——根据华夏的要求,日本要彻底割让佐渡、壹崎、隐岐及伊豆列岛;恢复并将通商口岸扩大到全日本;华夏商人可以随意进出日本并拥有开采日本各处矿山的权力——这些或许还可以接受,但华夏要求日本再度赔偿一千万贯赔款的要求就很难满足了。 但再难满足的要求也得满足,面对尚有万余精兵在大阪、洲本城驻防的夏军,诸侯们只能以幕府的遭遇为鉴,最终批准朝廷全部接受华夏的条件。 武成十三年十二月七日,夏、日正式签订《夏日新约》(《日夏宝永条约》),日本无条件割让华夏索要全部外海岛屿、全面开放日本市场、允许华夏商人在日探矿开矿、增加商用地、授予华夏商人以治外法权,并分二十五年支付华夏共计二千二百万贯的赔款本息。 除了授权朝廷签订《日夏新约》外,诸侯会议还一气批准了《日朝新约》、《日琉新约》、《日安条约》、《日越条约》,在对各国开放市场的同时,赔偿朝鲜军费三十七万贯、琉球军费十七万贯、安南军费十九万贯、越南军费二十万贯。 十二月二十日,不愿意在《日夏新约》上签字的东山天皇逊位,中御门天皇践祚。 十二月二十一日,中御门天皇向朝贺的华夏使节表示,自己愿意向华夏皇帝称侄。 还未等华夏朝廷作出回应,德川纲条以家继后见、傅役的身份向华夏使节宣布要把江户城堡连同江户周边城町、港町一起寄进(弱者向强者贡献)给武成皇帝,以表明德川家对挑起之前夏日冲突的真切忏悔。 一前一后的两个消息极大的震动了整个日本,日本全国再度感受到了白江口之战(注:中日之间第一次交手,是役唐军大胜)失利后的困苦。由是日本国内彻底清除了对华夏重商轻儒国策的轻蔑,派遣“新遣唐使”至华夏学习的声浪传遍了整个日本,“夏学”也取代了“朱子学”、“阳明学”、“兰学”成为了日本第一显学…… 第560章 钱庄股票 德川幕府要把曾经的本据江户寄进给郑克臧,这本身就是一个笑话,须知道所谓“寄进”并非是指所有权发生了变化,只是多出了一个名义上的主家,每年根据出产多寡奉上一笔象征性的年贡而已。因此尽管江户地区是日本经济最繁荣的地区之一,一年下来的税收可以高达高达数十万两,可是真正能奉到郑克臧面的年贡能有十分之一就已经很不错了。那么。郑克臧缺这一、两万两白银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郑克臧具体有多少钱,估计他自己也不知道,而根据内廷经理处在武成十二年年底上报的数字,仅是各省皇庄一项,内廷就占有了约四百二十六万五千一百二十(华夏)甲的土地,几乎相当于江南全省的面积…… 这些皇庄的地价价值几许是怎么算也算不清了,甚至每年皇庄的产出就高达百万贯之多,然而这只是郑克臧财富组成的一小部分。事实上,由于内廷经理处的经营范围囊括运输、海贸、制造、矿山、典当、钱业、酒肆客栈、民间邮递、珠宝银楼、古玩销售等诸多方面,郑克臧在坐拥一个庞大的帝国的同时,其所拥有的经济力量也足以再塑一个帝国。 当然,郑克臧是明智的,他一早就预料到皇室拥有的财富会增长到无法计算的程度,因此他很早就规定皇庄要在各地正常缴纳田赋、皇店不得实施垄断和以权力经营,藉此来避免明清两代曾经出现过的导致国家财政走向破产的皇室经济问题;并且郑克臧时不时的从内廷拔出内帑来填补国库不足,甚至每年给元老重臣及朝臣京官、封疆大吏的年节赏赐也是走的内廷账目,不用国家财政来买单。 按道理说,郑克臧的所作所为已经超过了大多数善财难舍的历代君王了,可是偏偏还是有人对内廷聚敛巨额财富感到担心和不满。 武成十三年年初,度支和盐铁两衙门联名请奏将四海、通海两大钱庄转为国有。 奏书抵达郑克臧面前,郑克臧勃然大怒,批驳道:“钱庄经营以牟利为先,若转由政府经营,岂非授人以柄,徒让人曰国家夺民之利。” 内阁大臣、度支衙门会办大臣张日耀回报道:“内廷经营钱庄,亦有与民夺利之嫌。” 郑克臧气急而笑,旋即愤然宣布将两处钱庄股本发卖,今后内廷只保留十一之股份。 盐铁衙门会办大臣郁平因此请旨道:“可否由计司入股承接。” 郑克臧一开始批示“不准”,旋即考虑到国库用度一直吃紧因此改为准予国库司购买十分之一的股份,另外并准各省筹资合买十分之一的股份,其余悉数向民间市场抛售。 四海、通海两大钱庄向民间发售股票的消息引爆了整个市场,各地略有些财力的都摩拳擦掌准备夺下一股,反倒是明m.bGMBUild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