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好消息,”郑克臧点点头。“不过卿不可掉以轻心,依旧得仔细搜索,不要让小股蒙人滞留在河套周边。”郑克臧在室内转个圈。“卿且去跟七旗旗主说清楚,今后没有伊克昭盟了,就剩下察哈尔七旗,让他们把副使和参事的名字报上来,划分旗地的时候也好跟宣化府交接,不至出了纰漏。”郑克臧进一步指示道。“察哈尔的事情用不着卿过多过问,但清套大使及驻军依旧得留镇黄河沿线,以确保规划、平地泉等四直隶州的设置。” 尹隆应道:“臣之前已经向枢密院呈报驻屯方略,待搜套及清理伊克昭盟故地完成之后,将于四直隶州各镇一师以备不测。” 郑克臧不置可否的问道:“枢密院是如何批复的?” 尹隆答道:“枢密院以四直隶州分属两省为由,欲将臣现辖各部一分为二,两师隶属朔方、陇上、陕西都部属,另一部归属额仁都护府以震慑漠南蒙古各部。” “不,”郑克臧摇了摇头。“一分为二可以,但剩下两师将归代北、辽宁、幽州都部属管辖,额仁都护府不必针对漠南。”说到这,郑克臧下令道。“传旨兵部,待鄂尔多斯七旗搬迁完毕之后,撤销朔方总兵及代北总兵两职,分设榆林、固原、河套、归绥、大同、宣化六镇副总兵;待辽东克服之后,撤销辽宁总兵,分设承德、通辽、锦州副总兵。” 在郑克臧下命令前,一省出现两个总兵和副总兵的只在江淮和湖广两省分别出现过,不过那是因为当时江淮两个总兵部为运河分割不便调动、湖广则是在益东和中州两个战略方向都有支应的需要,因此才不得已设置的。 而如今郑克臧一口气在北三省设立六个副总兵,这是前所未有的,显然是对漠南蒙古的臣服依旧保有警惕,当然在五到十年后或许会恢复正常。至于代北、辽宁、幽州都部属的设立却是一种常态,以便作为北方喀尔喀蒙古方向及东北满洲腹地的衔接部,为两个方向提供坚实的后盾和必要的援助。 认为自己有很大可能出任这个新置都部属职位的尹隆心中一动:“三省总兵治下原有两师,臣部四师,如今拆成九镇副总兵,如此还多一个师来,可是要归于代辽幽都部属直属?” 所谓君不密失国,郑克臧并不打算告诉尹隆继续裁减陆师的决心,因此只是摆手道:“如今议论此事为时尚早,且等四方安定再说……” 第609章 新开始 华夏武成十五年三月二十八日,承德城外竖起一座巨大的帐篷,郑克臧入内正式召见前来朝觐的漠南蒙古各旗王公台吉。清廷在漠南共设有四十九个旗,此番,除哲里木盟十旗之外的蒙古王公悉数前来承德朝觐。 朝觐的流程是这样安排的:蒙古王公们以旗为单位以此入金帐拜见郑克臧,奉上哈达和草场简图等象征性的贡品;郑克臧训话后赐予该旗王公台吉以一等镇国公以下的华夏朝蒙古爵位的印玺和袍服——这些蒙古王公们早已经从接待他们的总督衙门蒙古司郎中处得知亲王和郡王这两级王爵在华夏朝的爵法中并非世袭的爵位,授予的对象也仅是皇帝的弟兄子侄和极少数立下不世大功的国公级重臣元勋,因此对明显比清廷授予的蒙古爵位低一等的华夏朝蒙古爵位并无异议或者说有异议也不敢公开表明;当然,各盟中地位较高的旗主也有部分得到了蒙古郡王的加衔,但这同样不能传承子孙,后人想要保留这个加衔需为华夏朝廷作出大贡献才行——并赐以根据各旗上报草场更定的版籍;蒙古王公们接受印玺、袍服和版籍之后再对郑克臧行大礼之后退出金帐由另一旗王公接着朝拜。 由于朝觐的蒙古王公数目较多,单个旗用于参觐和领受华夏爵封的时间常常在一刻钟(半小时)左右,因此三十九旗无法在一天内完成,为此整个仪式共持续两天时间。 册封的仪式结束之后的第二天,与会蒙古各旗宰杀白马乌牛后在黄教活佛的见证下再度向华夏称臣,此时郑克臧登台与蒙古各旗盟誓三章,约定华夏将保护臣从的蒙古王公及蒙古各旗的领地、牛羊、子民的安全,共同尊重黄教,通商互利。 盟誓即罢,蒙古各旗王公跪请郑克臧登上蒙古大汗——博格达汗的宝座。 对此,郑克臧当众表示明确拒绝:“朕系以华夏皇帝之位君临万邦,蒙古大汗亦朕之臣属,朕焉能以君主之位格领臣属之盟长。” 当然安抚蒙古人的情绪也是重要的,郑克臧于是宣布道:“蒙古各部之忠心,朕已知道,不日颁诏传谕天下,今后本朝历代太子当为蒙古博格达汗。” 蒙古人明白了,感情武成皇帝是觉得蒙古现下只是华夏的附庸,兼任名不符实的蒙古大汗有些丢份,所以干脆就丢给一人之臣万人之君的太子接手,以显示华夏皇帝独一无二的地位。好吧,太子也就太子,反正这个博格达汗也是虚名,谁来当不一样呢。m.bgmbUILd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