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么。。” “却是新近又有妖书流于市井之中啊。。特地前来请教相公的” 东都副留守兼三宫择捡使刘允章满脸无奈的道。 “妖书,这些东西例行查禁了也就罢了,又何必你专程前来禀告呢。。” 郑畋愈发不满的皱眉道,总算是涵养甚好的没有当即发怒起来。 要说这些日子各种谤言朝廷、妖言惑众的异端妖书,他也看了不少了;甚至觉得其中除去偏激之处外,亦有可做参鉴之处;是在不知道再为此大惊小怪了。 “若是寻常的妖书、妖言也就罢了,可这次大不同以往啊。。” 刘允章愈发苦笑着道 随后第一眼瞅见这本妖书的封皮,郑畋不由嗡的一声只觉得怒血冲头而上,恨不得就要将这东西给撕成碎片。因为上面赫然是几个精致工整的异体大字:《大唐王朝兴亡录。初稿》,而落款则是太平编修局,皮日休、陆龟蒙、刘洵、丘宦、李攒等人名俨然其上。 居然是一本贼军编撰和修著的本朝国史史书;还有许多当世有名的士人参与。要知道历朝历代沿袭下来的惯例,也只有在每每改朝换代之际,新朝对于已经灭亡前朝进行盖棺定论的总结得失,才会专门为此修一部国史的。 这对于当下的朝廷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僭越和冒犯,或者就差没有指着脸,把当朝诸公给打成是尸居余气的亡国君臣、前朝余孽了。 然而很快郑畋就顾不上生气了。因为他越看却越看越是心惊,越看越是不寒而栗起来。一腔子的愤愤热血慢慢冷却下来,而又宛如一桶冰水从头淋到的脚底。因为这其中很多内情虽然说的粗疏,但是却都是涉及到历代帝王起居言行,乃至奏对群臣的记录。 从太宗的玄武门之变说到高宗武后的神龙革命,从李杨独相乱国引发的安史之乱到永贞革新的甘露寺之变,几乎是贯穿了历朝历代的诸多大事件和背后的内情分析。 而且其中许多引用之处都被明确具列了出来,有《贞观政要》《唐六典》《通典》《太宗对问》《帝范》《太平寰宇记》《艺文类聚》《群书治要》《唐大诏令集》等等。属于历代朝廷需要严禁外传而封藏起来机密所在。 “火速派人收缴和查禁,这妖书之言若是流传开来,只怕朝中的人心又要一番争乱了啊。。” 郑畋最后脸色难看的道 然后,刘允章又奉上了另一本,在纸张文字上看起来就要粗略的多了,而名字同样是十分恶俗有之的《大唐帝国艳情史》。然而其中充满了猎奇和露骨描述的背后,则是各种基于历代皇家内秘的诋毁之言,而居心可虑了。 诸如太宗收叔母,纳兄嫂和弟妇故事;高宗暗通才人武氏,太平公主秽乱宫闱,玄宗强取儿媳,可都不是什么空穴来风的所在,而且相对那些不明大义的市井小民而言,无疑流毒更广也更加诛心。 难道朝中也有人与太平贼暗中勾结么,不若的话这些只在宫中密藏或是只在史家内部流传的内情和秘录,怎么会随随便便的流到那些远在千里之外的岭贼手中呢。 “草贼中竟有人晓得本朝开国以来朝堂并宫禁事。。朝中大臣有所嫌疑不说,就怕还有宗室参与其中啊。。” 刘允章愈加悲观的道。 “来人发我堂贴,火速拿下太史局袁氏、南宫诸世家,以拷问是否有泄露君王起居内要。。” 郑畋毫不犹豫的喊道。 “再使人去起居舍人和内史处查点历代名籍。。顺便查问一声,本朝的司天监和内史各家,是否有人流落在外。。。” 然后,作为太史局所在的东都城中很快就有了回应。 “回相公的话,史官六家着数十年内并无子弟在外。。” “倒是前代钦天监司天台的巨鹿张氏一脉,因为宣庙时的礼仪之争,合族多有流配岭南,至今未闻赦还。。” “真是国家多事而妖孽辈出了。。那宗正寺分属那儿怎么说。。” 郑畋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乾元初,有凉王(李)侹请以诸子女放于江淮,自此逢乱下落不明已有数载了。。”m.bGmBuiLD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