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在渭水里被淹了个半死却又飘到河边,被弃械投降的部属给认出来的陇州(今陕西陇县)守捉使郑煌言,横放在担架上抬进芳林门的同时。一直掌握在太平军手中的明德门外,也迎来周淮安所在的本阵。 只见鼓号声声而旗帜飞扬,虽然大多数人的衣甲并不怎么鲜明,多少沾有一些尘土和污泥,或是血渍和烟熏火燎的痕迹;有些人身上还犹自带伤而绷带缠身;但是都无损他们狂热而虔诚的精气神态。 因为今天便是那位万众所尊崇和景仰的太平军大都督、楚王殿下,抵达长安并且亲自检阅他们的光辉与荣耀时刻。而这也代表着太平军大都督府,就此真正入主这座天下名城、上都长安的开端和序幕。 “太平。。太平。。万胜。。” “开万世太平。。。” “再造人间,永为太平。。” “大都督万寿金康。。” “王上受命永昌。。。” 在一阵阵此起彼伏挥动干戈做舞的山呼海啸海啸声中。一身深紫色大氅而鎏金黑光大铠的周淮安,也站在显眼的马车台座上,对着一阵又一阵具列于前的马步方阵、打击军和工程团序列、不断的挥手执意,并且由身后大嗓门高举喇叭筒的亲卫一遍遍的代为回应道: “惟愿天下清平。。” “惟愿百姓安乐。。。” “将士们辛苦了。。” 而后在就地举办各营团代表献俘和缴旗仪式的高台上,身为关内别遣军正将而越发气度沉凝、雄武凛然的葛从周,也在恭恭敬敬的对着周淮安禀报道: “多赖仰仗大都督威名。。城内敌军尽数不战而逃,是以长安已然尽为我军所有了。。” “国美啊,仰仗威名这种话就莫要再说了。” 周淮安却是笑笑道: “眼下的局面难道不是万千将士浴血奋战而来的,也是你们这些军将临阵对敌随机应变的手段得当;我不过是赶了个巧而已,却有什么好居功的。。” “主上运筹帷幄,才是这一切的根本所在。。” 葛从周却是依旧坚持道: “这也是大都督上下齐心合力之故,却是我不敢独居的。。” 周淮安也坦然道: “再说了,眼下才不过收复了一个长安而已,致世间太平的大业才不过刚达到一个新的阶段,以天下之大尚有许多可为之处;也还需得我辈不骄不躁,以更加谦虚谨慎之心持之以恒。。” “谨遵主上教诲。。是属下轻忽了。。” 葛从周顿然心情复杂又有些欣然得躬身道: “其实啊,我对于你们可以提供得最大协力。。倒不是后续的兵马和粮草器械,而是这些人手了。。” 周淮安又对守候在台下那些看起来与有荣焉得人群,努努嘴道: 这次前往关内的除了前后绵连数十里的大军之外,还有一千多名随军而行的毕业、见习生员和同样数量自五道十二路抽调而来的“三支队”成员。 虽然用来直接控制关内道和京畿道的26个府州明显不敷所用,但是用来在百废待新的关中大地上,仅仅是徕民屯垦恢复生产和建立起的基本统治秩来,却还是勉强够用了。 而身在其中韦庄和韩渥、还有杜荀鹤等人,有那面有些故地重游的不胜唏嘘感,只是显然这一次来了之后就不用再走了,因此更有一番别样得心情和感触了。 只见葛从周继续正色禀报道: “本军已自城内擒获河西招讨、归义军副使索勋,凉州防御使兼河西观察使郑端功在内西军将帅一百七十一人等:” “又收降得归义军衙前兵马都指挥使兼同华防御使曹议金、凉州西界防御使王景翼为首七部人马,约一万四千余众。。” “曹议金?” 听到这个名字周淮安觉得有些熟悉,顿时想起来这不就是历史上在索勋被刺杀之后的内乱当中乘机取代张氏,建立了归义军曹氏政权的那个家伙么。 只是相比勇于开拓进取的张氏三代节帅;这位见诸于史书的主要是他八面玲珑的外交手段和崇佛的功绩,因此不但号称是西域诸国的岳家,同时还在后世敦煌莫高窟里留下来浓墨重彩的一笔。 “各军相继阵斩河西节衙判官翁郜,山丹镇遏使张和荣、凉州右都知兵马使高进达等四十七员军将,斩首一万八千有余。。。。” “另有廊州李明振、河州李明达、湟州郭元忠部、肃州龙氏、岷州杨氏等多支兵马,在本军合围之前先行一步出走长安,而暂且不知所终。。”M.bGmbuiLd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