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气候与稀薄的空气更是给他们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到这个时候,秦军其实比西羌骑兵有着非常的劣势。 但西羌骑兵并未在秦军手上讨得了好。 因为每一个秦国士兵都随身带着爆竹,只要遇上西羌骑兵就直接点燃扔过去,立刻就能将原本成队成列的西羌骑兵吓得人仰马翻。 多次几次亏后,那西羌骑兵们就学乖了。 游击战当然还是要打的,但他们再也不敢让秦军发现自己,每次也都只会选择用弓箭远程攻击,且每次射出箭矢之后不管有没有伤到人都会第一时间骑马逃跑,根本不会给秦军追上的机会。 就这情况吧,无论是王贲还是李信都被恶心得够呛。 尤其是在己方无论兵力还是战斗力都远胜于西羌诸部,明明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将其彻底拿下的时候。 李信还好,他对西羌诸部没有这样的做法没有太大想法,只是派出了更多兵力想要将其吞下;可对王贲而言,西羌诸部的这种做法就仿佛是好不容易吃到一口美食,却发现这美食卡在了自己喉咙口怎么也咽不下去,若是不想吐出来就只能忍受。 援军与粮草已经送到了边境线,但对如今的局势却没有太大积极作用。 消息很快传回了咸阳。 但西羌诸部避而不战,即便王贲与李信二人勇猛无敌又能有什么办法?他们又找不到人。 毕竟这些西羌人彼此之间都有联络,一旦某个地方的西羌部落出了事儿,其他部落要不了多久就会知道消息,然后立刻就会带着所有人逃跑,想要找到人就只能从头开始寻找。 这与草原各部落那种因为彼此心有隔阂,且互相防备,所以即便有部落出了事儿也很难第一时间传到其他部落的情况可完全不同。 是以朝中大臣在知道此事后,竟也没办法第一时间拿出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 即便知道这般情况最好用的是离间计,但在找不到人的情况下,纵然有着再好的法子也什么都做不了。 尉缭倒是提到了一点:“也许可以从匈奴等游牧民族中征兵去攻打西羌诸部?他们都是游牧民族,对草原的地形了解应当比我们更多。” 嬴政毫不犹豫地点了头。 匈奴等游牧民族对上西羌诸部确实有奇效,他们出现在西羌诸部如今生活的那半边草原上后,很快就适应了当地气候,摸清楚了当地环境也按照游牧民族的特性与习惯找到了不少西羌人。 但说到底,即便同样都是游牧民族,不同民族之间的生活习惯也有着一定差别。 所以在剩下的西羌诸部知道匈奴等草原部族出现在他们生活的地方后,这些西羌人有了防备,之后便再没有让匈奴等士兵讨到便宜。 局面再一次陷入了僵持之中。 朝中甚至开始商量,是否要直接放弃被西羌人占据的那些地方了。 反正那些地方都是毗邻雪山的土地,虽说藏着一些矿产,但并不能种地种粮食,秦人拿下了那些土地也没有太大作用。 嬴政倒是不愿放弃,可就这么僵持下去似乎也不是个办法。 恰在这个时候,北边草原上的最后两座城池终于竣工,当地牧民与那些帮忙的西域移民也都在第一时间住进了城池当中。 这等好消息传来之后,朝中有些沉闷的气氛才算有所好转。 等到萧何与筱等人回京述职,汇报了草原建城时发生的种种细节与城池建好之后发生的种种情况与处理办法等后,秋收又来了。 萧何与筱这对夫妻虽然按照这些年积攒的功绩来看,已经足够位列九卿,但因为如今的几位九卿都还不到致士的年纪,所以他们便暂时挂名在了两位丞相名下做了属官。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之后,这两人一个被安排去了郎中令名下担任属官,另一个则被安排去了奉常手下担任属官。 与被安排去林阡与张良名下担任属官的吕雉与张赋不同,如今的郎中令与奉常年纪都大了,所有人都清楚他们没几年就会致士回家养老,而这夫妻二人虽说被安排去了这两位名下担任属官,却又没有说明官职,平日就只需要跟在太仆与奉常身边帮忙而已。 朝中但凡长了眼睛的人都知道,只要如今的太仆与奉常退下,这两人就会直接顶替上位。 但这对朝中大臣而言并不值得大惊小怪—— 还是那句话,在秦朝做官虽然讲资历,却并不仅仅讲资历,一个人若积攒的功绩足够多,随时都可能一飞冲天。 九卿之一算什么?丞相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大家在得知嬴政安排之后也只是感叹了一句,之后并未多说什么。 所有人都将注意力放在了之后的秋收上面。 而对朝廷而言,今年的秋收比之往年也确实有些不同之处。 最大的不同就是,秦国与西羌诸部的战争还未结束。 西羌诸部几乎是春耕结束没多久就派兵来攻打秦国了,原本秦国想的是在秋收之前将其拿下,却不想结果超出预计,战争至今不曾结束,所以这次秋收就要面临撤兵或者秋收人口不足的矛盾。 不过在商议之后,所有人都觉得秋收比打仗重要。 于是不久,西羌诸部就发现四处搜寻他们的秦国士兵人数骤然减少,两者相遇的频率也降低到了非常低的程度。m.bgMbuIlD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