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的人得刘元这样的答案也没有什么可说的,谁让刘元说得在理。 “我回答了诸位,诸位还没回答我。”刘元答完了也没忘这个问题是她先问出去,她都回答了,对面的人难道不答一答? 刘元都如此大方,他们好意思不大方? “我不如公主殿下,初识字时因家中长辈所逼,后来……” 后来怎么样,那人点到又不说了,刘元好奇地询问,“后来如何,如今又是如何?” 回答的是一个二十来岁的郎君,很是年轻,还透着几分稚气,面对刘元的询问他还睁大眼睛看向刘元,刘元道:“你知道我现在读书识字为了什么?” 方才的问题是问从前的时候刘元为什么会想读书识字,而眼下刘元自问的是现在为什么而读书识字。 “这,殿下难道忘了初心?” 立刻有人像是嗅到了刘元的不是,紧紧地捉住追问着,生怕错过的模样。 刘元道:“不读书时是为知耻明理,读书后更希望能学得古人大贤的智慧,他们想做而做不到的事,盼能做到。” 一番话落下,谁都没想到刘元竟然还会有如此大志向。 “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孟子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庄子爱逍遥,墨子怜天下,诸子百家皆有所长,从前他们都想用自己的理念能改变乱世,我也想学得他们的本事,将好不容易安定的天下变得真安乐。” 道指各家思想,若不是熟读百家,刘元怎么说得出他们的中心思想来,因而看着刘元的眼神,倒是少了几分轻视,多了郑重。 不怪刘元敢接下战书,若是刘元没有半分真本事,她岂敢上那台上争论起来。 “提到孔子的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不知殿下可曾看过左传。知左传中的一句话,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行,刘元看起来确实是读过书,读得还不少,有人提出了左传。 “此句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年。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将战,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旨可赦也已。”弗听……” “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耈,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杀求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 “宋襄公假仁假义,愚昧无知,何其可笑。” 刘元不仅将此段背了出来,更对宋襄公的所作所为直表露嘲讽。 “依殿下所言,君子不得伤,不禽二毛就是一句笑话?” “两军交战是为何?当日宋襄公出兵是为救郑,战场之上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既可得胜解郑国之围,又可不必让宋国将士凭添伤亡,其不念所救之郑,随他出兵的将士,怜敌国将士,不可笑?身为一个国主连个远近亲疏都不分,凭白叫楚军准备妥当以叫将士多伤,不堪为一国之主。” “好!”刘元说得在理,立刻引得一群叫好声,台上的人难道也一样分不得远近亲疏,道刘元的不是? 刘元答完了朝着他们作下一揖,等着下一个的提问,随口一句刘元还能将全文背出来,再论起来,引经据典的,刘元也是半点不怯场的。 “不想公主殿下小小年纪竟有如此见识。”上面辨得热闹,下面听着的人如徐庄和尤钧交头接耳说话。 “殿下多年不管有多忙每日都要看至少半个时辰的书,你以为呢。”他们以为自己说得很小声,其实都能听见。 琼华跟着刘元最长,最是明白刘元的勤奋的。 “殿下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读书可以明智,饭可以不吃,书不能不读。”琼华一脸骄傲地抬起头,比自己看书还要高兴的态度让人不禁露出笑容。 “是我失言了。”徐庄只是表达自己的惊讶,没想到琼华的反应那么大。 琼华得了徐庄松口也就不以为意了,眼睛都不眨的盯着前方,这第一天刘元一干人议论到天黑,刘元是以一对五啊,竟然半点不落下风,对答如流得让下面的人连连叫好。
m.BgmbUILD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