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嫡幼子的从容人生

第81节


都不需要动脑子,只天半的功夫就交了卷。第二场考试,也少有挨到最后的。
  已经三天过去了, 北直隶表面风平浪静,内里大军已经筛了一遍又一遍,可除了年处仁那一个漏洞,其他地方真是一点蛛丝马迹都没有。
  任重已经开始炮制年处仁的“罪证”,那十几个士子都还吊着命,等着恰当的时机上诉。
  而陇西那些世家却已经坐不住了,八月十三,赵秉安出考场的当夜,凌家就再提联姻之事。
  河北大名府正五品同知凌兆之嫡女,年方九岁,比十一稍幼一龄,其父凌兆与凌家嫡支尚还未出五服,这应该是凌家能提供的最佳人选了。
  不过,赵秉安早早的就把凌家算在了棋盘里,又怎么会让十一结这样一门将来注定会左右为难的婚事。
  何家的消息“灵通”,他们火速推出的人选比凌家更甚一筹。真定知府何维斌的嫡次女,身份上比凌家女高两阶都不止。
  其实对于凌家不声不响就跟永安侯府混一块,何家是颇有微词的。明明说好了他们关凌何三家同心协力,共守陇西呢。结果凌家这是不动声色就要撇开他们往京城蹦了?科场中的案子何家人也牵扯其中,但因为官阶不够,所以被排斥在高台之外,可当日赵秉安与诸位高官之间的眉眼官司,他们何家人又不瞎,事后自然会去打听的。
  一打听,结果就出事了。何家不是傻子,这桩联姻处处透着诡异,永安侯府庶出那一房是什么货色,他们又不是不知道,七八年前,那赵怀珉还是他们下手挤走的,不看在老永安侯军威甚重的面上,他们能扒赵四一层皮。
  凌家一向心高气傲,处处标榜世家风范,此次怎会舍下脸皮结这么一桩婚事,明摆着这里面有鬼嘛。
  作为老牌士族,在北直隶这一亩三分地上,鲜有什么事能瞒得住何家的,加上赵秉安私底下推波助澜,所以很快何家就查到了凌家投效东宫的事实,介绍人就是永安侯府,据传这两家已经订立盟约,联姻不过是表面的幌子而已。
  何家是既怒且慌,原本五大世家中何家势力就垫底,说是一起玩,但关凌两家从不拿他们当自己人。历来,关家嫡支都只和凌家嫡支通婚,轮到他们何家的时候,不是旁支就是分家。
  每次陇西有大变动,凌家得到的消息永远比他们早,等到抢地盘的时候,那就更不用说了,陇西上层高官他们何家连一层油水都刮不到,出苦力的地方倒是都塞他们去,不就是欺负他们何家没出过阁老,在京中没有根基吗。这次何家也豁出去了,关凌两家不带他们玩,他们就自己找路子,反正永安侯府又不蠢,谁给的条件好这不是一目了然吗。
  凌家也是懵的,他们想不明白为什么何家会出来横插一杠子,还摆出一副理直气壮的模样来,简直是职业拖后腿。
  永安侯府剩下的未婚嫡系子孙就赵秉宱一个,其他人的联姻不具备结两姓之好的资格。凌何两家就盯准了这个小胖子,谁也不肯让步。
  关家作为老大哥,自然不能看着两个小弟内讧啊。本土的关家势力直接与赵秉安接触,推出了一个三方都勉强同意的人选。
  承宣布政使司衙门正五品佥事,关北师,其外家是凌家三代以内旁系,岳家是何家未出五服的直系,身上还挂着一个中顺大夫的虚衔,算是不高不低正合适。他膝下有三子两女,长女是嫡出,比十一大两岁,现在正陪着其长兄在京都姨母家应试。
  赵秉安先前并不满意这桩婚事,谁家未婚女郎会跋山涉水到千里之外的京城去陪考,这里面恐怕故事多着呢,不是关家内宅不宁,就是两家有意结亲。现在拿这样的人选来搪塞十一,当他永安侯府是什么阿猫阿狗随意打发吗,这关家未免把自己的脸面看得太大了。
  后来还是邵家人出面,解释了其中缘由。关北师原配夫人早年病逝,留下一堆儿女无人照料。这些年关府老太太也上了年龄,竟有些痴障之症。这种情况下,关府几位少爷小姐的婚配便成了难事,总不能让关北师一介大老爷们出去咂摸结亲人选吧。而且,丧母长女这个名头到底不好听,背上这样的名声,关家女郎在河北哪还能找到门当户对的亲事,无奈就只能托付给京城的小姨子了。
  之所以不送去京都关宅,也不过是“亲疏远近”一词罢了。小女孩,跟着姨母,怎么也比跟着关系淡漠的族嫂族婶强。
  当然,如果赵秉安应下这门婚事,那关家那位小女郎还是要回关家大宅备嫁的。m.BgMbUiLdIng.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嫡幼子的从容人生下章